少数民族地区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研究

来源 :第四届中国旅游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是指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质量属性表现的综合评价。本文选择新疆昌吉州杜氏旅游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游客感知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和游客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新疆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主要表现在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四个层面;游客的收入水平、家庭所在地及性别条件对感知水平有影响。通过中西部乡村旅游六要素的游客感知质量的对比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状况及乡村旅游开发形式对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有影响。
其他文献
  为解决三农问题,广州市创建了“鸭稻共作”技术模式,走上了一条发展有机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本文以机农业为例,讨论多方利益相关者是否及如何能够参与对扩大后的欧盟农业政策发展并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介绍了11个欧洲国家实施农村发展计划战略设计及实施阶段中,方法
  美国农业体系高度发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认证持续快速发展,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良好的组织管理架构和先进的科技支撑平台,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合
  理解消费者在食品种类选择上的动机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食品相关的人格特质在影响个人食品选择上是否起到调节作用也值得探究。此论文旨在研究何种动机对台湾有机食品消
  为响应国家大幅度提高有机市场消费计划,2002年国家有机项目(NOP)在美国发起新食品标签标准。尤其此标准涵盖多成分混合加工食品的特殊相关标准。而不仅提供简单的二元信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资源丰富,并且因其地理位置偏远或封闭,基本保存了原始的村寨聚落、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等原生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极强的旅游吸引力并具有较高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民族村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但是如何解决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因素,再度提升竞争力,不断壮大客源
  发展特色经济,特别是旅游业,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的证实,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的资本化
  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从知识经济视角,将民族文化看做知识,指出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文化知识的供给和传播过程;利用知识量、体验度、真实性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尤为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旅游扶贫战略在我国各贫困地区开展以来,这些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