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62例泌尿结石梗阻所导致肾衰,经输尿管镜探查,置管及经皮肾造瘘引流等治疗方式进行总结,探讨输尿管镜在该类急诊情况下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001-2006年我院共收治泌尿结石病人3128例,其中有62例因泌尿系结石梗阻并发肾功能衰竭,年龄在20-84岁。这62例病人既往均有泌尿系结石病史,有8例曾有开放手术治疗史。影像学检查均有明确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梗阻并伴有单或双肾中、重度积水。其中双侧输尿管结石梗阻的56例,一侧输尿管狭窄一侧输尿管结石梗阻的3 例,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的3例。其中12例在外院行ESWL治疗,有51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前列腺增生。本组病人入院前均没有行血液透析治疗。62例病人均因少尿、无尿而急诊入院, 血液生化检查有明显的氮质血症,血中肌酐345-1580 umol/L,尿素氮16.5-56mmol/L。采用局部粘膜表面麻醉加药物强化镇痛。手术时间15-50分钟平均35分钟。我们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手术采取方式有:输尿管镜探查找到结石击碎,迅速在导丝引导下置入双侧或单侧双“j”流置管;输尿管镜探查后,直接在导丝引导下置入双“J”内引流管;微创方法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下置双“J”内引流管,再放肾造瘘引流管或直接放置肾造瘘管。术中,术后间断给予利尿剂。结果:62例手术均能完成,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有59例病人术后3天内尿量有明显增加,血中尿素氮、肌酐有明显下降,3-7天接近正常,3例无尿病人辅助以血液透析2-3次后尿量明显增加,症状改善。结论:双侧输尿管结石同时梗阻;弧立肾结石输尿管梗阻;一侧肾功能严重受损,对侧又急性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些情况是泌尿外科临床上的一个严重的急症,肾功能丧失可以导致死亡,需急诊治疗。本组62例病人通过泌尿外科微创治疗技术的方法治疗,得到良好的疗效,而且均可以在局麻下施行,具有安全、快捷,术后恢复快,创伤比较轻,不影响其他治疗措施等优点。有以下体会可供参考:1、对于单双侧梗阻并发。肾衰来院及时,一般情况相对较好的患者,争取找到结石后迅速击碎结石并放置双“是 J”引流管,术中术后配合利尿剂使用。击碎的结石不一定要马上取出,待3-6周情况稳定后,再取结石,并且碎石可以逐步自行排出,强调以解除梗阻,顺利排出尿液,挽救肾功能为原则。2、对于双侧输尿管梗阻的患者最好是双侧均顺利置内引流管,如果置管不成功,须经皮肾穿刺造瘘置外引流管减压,这类病人一般肾积水较重,穿刺造瘘较为容易,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二期经造瘘口取石或经尿道输尿管取石。3、在手术中置管成功后要给予利尿剂促进排尿,减轻尿毒症。如果手术后尿量不增加,BUN、Cr没有明显变化,血钾超过正常值,还须辅助人工肾血液透析治疗,通过2-3次也能增加尿量并得到良好的效果。4、对于输尿管镜的操作,要熟练,为了先解除梗阻,应允许输尿管结石推到肾中,待病情稳定后再利用ESWL或微创技术治疗。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一定要有操作的经验,准确、步骤熟练,时间短是很重要的。造瘘成功后,为了安全,不一定需要肾镜或输尿管镜进入治疗,情况允许时可以击碎结石并取出, 再置双“J”内引流管,正确放置肾造瘘外引流管也很重要,一般10-12CM深度就可以了,病情稳定3-4 周后再通过肾造瘘瘘道取石治疗,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