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跨层拥塞控制协议

来源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84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拥塞引起的大量分组重传和丢弃会导致时延、分组丢失和能量损耗。为精确地探测和控制网络拥塞,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拥塞控制(UCC)协议。利用节点在媒质接入控制(MAC)层中未占用的缓冲器区间大小和通信流量作为该节点拥塞等级的指示,并结合节点优先权分配上一跳节点的业务量速率,上游节点据此逐跳地调节业务量传输速率以减轻拥塞。仿真结果表明,与CCF和PCCP协议相比,UCC协议提高了吞吐量,降低了分组丢失率,并具有更好的加权公平性。
其他文献
汽车工业用特殊钢优质棒材(SBQ)市场越来越要求标准组距成品规格之外的各个成品规格,同时还要求具备最高的质量水平。与这一要求同时出现的是轧制过程中不断增加的钢种变换及各个规格相当大的轧制批量变化。热机械轧制工艺与具有独特灵活性的KOCKS减定径机组[RSB]的结合,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现代化特殊钢优质棒材轧机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采用热机械轧制工艺与减定径机组的结合可以大大降低后续
铁素体不锈钢正越来越多地被指定为汽车机电设备,如喷油器,取代碳素钢和硅芯铁杆。虽然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耐腐蚀性的需要,但是铁索体不锈钢比低碳钢具有更高的电阻率和比硅芯铁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在最初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如AISI430这样的一般铁素体不锈钢。对更好和更稳定的磁性和加工性能的需求导致了如卡彭特430FR电磁质量和铬核心合金序列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确定重要的合金属性,并提出对这些属性负责的冶金原
本文结合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提钒炼钢厂工艺条件,在选择合理的脱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采取转炉出钢过程预精炼、LF“白渣”精炼、RH真空处理、连铸保护浇铸等针对性技术措施,并在炉后平台、LF炉精炼及钙处理过程采用适宜的吹氩模式,使20CrMoH铸坯中的T[O]控制在15×10-6以内,平均为11.8 ×10-6.
介绍了济钢ASP生产线采用复合微合金化技术开发的高强度汽车结构用钢。开发的钢带的力学性能及冷弯、冲击、焊接性能均满足技术协议的要求,焊接后的结构件强韧性好,降低了车辆自重,满足了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本文观察了低碳罩式炉烘烤硬化钢冷轧金相组织;分析了平整伸长率和低碳连续退火烘烤硬化钢性能的关系;观察了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热轧和冷轧金相组织;分析了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碳含量和烘烤硬化性的关系;介绍了鞍钢烘烤硬化钢的生产和应用情况。
本文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Ⅴ在连铸、均热、轧制和冷却各工艺过程的析出规律,以及微合金沉淀析出物对变形奥氏体再结晶和铁素体相变的影响;采用VN微合金化技术,开发了铁素体晶粒尺寸3.0~4.0μm屈服强度550 MPa级高强钢板.开发的VN微合金超细晶高强钢板具有良好的韧性、冷成形性能和焊接性能,满足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要求.
热轧双相钢(DP)以其低屈强比、高初始加工硬化速率、良好强度和延性的配合等优点,成为现代汽车用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低温区变形和冷却工艺对CSP生产DP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低、变形量越大,铁素体相变点越高,适当降低变形温度有利于得到细小均匀的铁素体组织;DP钢组织和性能对中间缓冷温度很敏感,在快速、大量发生铁素体相变的温度区间内缓冷适当时间后冷却至200℃以下,可获得
回顾了首钢迁钢公司超低碳钢的开发进展,研究RH脱碳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发现RH脱碳分为快速脱碳和脱碳停滞两个阶段,快速脱碳阶段的脱碳速率达到了0.256 min-1,11 min可以将碳脱至15×10-6.通过优化真空压力降和提升气体流量以及防止钢水增碳用耐火材料等技术措施,超低碳钢的碳含量稳定控制在30×10-6以下,最低碳含量达到了9×10-6.
以超快冷工艺参数的设计为重点,详细介绍了超快冷技术在热轧双相钢两段冷却上的应用以及中间温度、卷取温度、保持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制定。通过分析现场双相钢控冷工艺和实测的性能数据可知,该设计能满足现场生产的实际条件和对产品的性能要求。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发展,传统的频谱管理策略造成了无线频谱资源的缺乏。认知无线电(CR)通过合理利用所发现的空闲频谱来解决这个问题。频谱检测是CR的一项重要功能,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第二用户(SUs)对主用户(PUs)的干扰小于一定水平,检测到更多的空闲频谱。本文从本地频谱检测和协作频谱检测两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认知无线电网络(CRNs)中频谱检测的研究状况,阐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以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