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病毒分离及表面抗原基因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病毒分离和序列分析来探究广西猪流感病毒(SIV)的流行及其基因构成情况。 方法:采集疑似临床样品,通过接种SPF鸡胚及MDCK细胞分离病毒,应用RT-PCR扩增分离株HA和NA全基因,并使用分子生物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核酸同源性、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 结果:成功扩增A/swine/Guangxi/NNGN3/2009(H1N2)(GN3株)HA、NA基因,和A/swine,Guangxi/LB144,2009(H?N1)(LB144株)N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GN3株和LB144株分别与北美地区猪源H1N2和欧洲地区猪源H1N1SIV的亲缘关系最近;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GN3株HA基因位于猪源谱系分支,GN3株和LB144株NA基因则分别位于人源谱系和禽源谱系分支上。 结论:GN3株至少为二重配株,据我们未公布的数据来看已经确认为“人-猪-禽”三重配株,而LB144株则有可能是欧洲型类禽SIV,也是首次在广西分离到的类禽SIV。GN3株与A/swine,Guangxi/13/2006的基因来源相似,表明短期内广西各地已经出现三重配型H1N2 SIV。值得注意的是,期间的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暴发,提示建立和完善系统立体的流感监测网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操作污染防护装备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这些装备的选择、应用和维护。
人畜共患病的出现仍然是我们所迫切需要应对的一个全球性威胁。2004年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UN FAO)利用技术合作项目资源以及捐赠国的资源,成立FAO禽流感项目办公室,为我国跨界动物疫病相关的活动筹集资金,重点资助了我国HPAI疫情监测体系、兽医流行病学技术培训等,对我国兽医公共卫生事业进行了援助。
动物抗血清制品的安全性备受关注。本文将对抗血清制品的安全性进行探讨,着重对抗血清中病原体的处理、病毒灭活效果的评价和病毒灭活对抗血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流感病毒可以引起人和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对公共卫生和畜禽养殖业都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准确而又快速的诊断方法对流感的防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流感病毒的核酸诊断技术发展较快,主要有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基因芯片、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等。本文对这些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近年来乳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三鹿”三聚氰胺等一系列乳品事件的发生,人们对牛乳中添加的有害化学物质有了更多有效的检测方法。然而牛乳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尤其奶牛乳腺炎一直影响着牛奶的品质,困扰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作为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无乳链球菌,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包括对其表面蛋白的研究。本文就无乳链球菌的公共卫生意义、表面蛋白及其pgk基因的研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包膜,是少数能在宿主细胞核内进行复制的RNA病毒之一。它能引起受感动物的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其核糖核蛋白颗粒(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s,RNPs)被转运进入细胞核,并在核内进行复制、组装产生子代病毒的RNPs,再转运出细胞核,进入胞质内,在质膜处与病毒其它的蛋白结合而释放出新的子代病毒。其中在感染末期,RNPs
猪流感病毒是一种能感染猪的A型流感病毒。猪流感能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继发细菌或是病毒感染。严重的可导致呼吸衰竭。某些毒株感染后,猪仅有轻微的或没有临床症状。虽然该病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低于1[%]-4[%]。人感染猪流感偶有发生,症状与人流感相似,但未在人类造成大规模的流行。
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每年全世界约有上万人暴露于于狂犬病。狂犬病严重暴露者应在接种狂犬病疫苗进行主动免疫的同时接种马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ERIG)或人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HRIG)进行被动免疫。然而,应用ERIG或HRIG存在引起过敏反应或传播血液性疾病的危险,应用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本文就鼠源性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和人源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作用机制及
杆状病毒作为节肢动物专一性的昆虫病毒,不仅能够作为生物杀虫剂,而且还在真核表达系统、基因转移载体、蛋白表面展示、表达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和表达异源病毒等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杆状病毒在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多肽库和抗体库的构建、基因治疗、疫苗研制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对杆状病毒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是猪-人异种移植、猪源制品与生物活性材料中最受关注的病原体,目前其病原性危害尚不明确。1997年Patience等发现PERV在体外能够感染多种人源细胞,此后PERV在异种移植中的病原安全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PERV以前病毒DNA形式整合进猪细胞基因组中,并随细胞染色体复制而复制。至今已经发现多群PERV,其中,具有传播风险的感染性的PERV属于γ1亚群,该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