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通过调控β2-AR-SIRT1-p53信号通路诱导宫颈癌细胞化疗药物抵抗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g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儿茶酚胺调控宫颈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此过程的精确分子机制.方法:(1)Western-Blot分析儿茶酚胺刺激宫颈癌细胞对SIRT1的表达影响;(2)实时定量RT-PCR检测儿茶酚胺刺激宫颈癌细胞刺激后SIRT1转录水平的影响;(3)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儿茶酚对化疗药物诱导p53乙酰化的影响;(4)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儿茶酚胺对阿霉素诱导的p53转录活性增强的影响;(5)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染色测定儿茶酚胺是否影响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6)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儿茶酚胺能否诱导宫颈癌细胞的化疗药物抵抗;(7)Western-Blot和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SIRT1在儿茶酚胺抑制阿霉素诱导的p53乙酰化水平以及p53转录活性中的作用;(9)通过动物模型评价儿茶酚胺在体内能否拮抗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抑瘤效应;(10)免疫组化检测β2-AR在宫颈癌临床组织标本中表达模式.结论:在本研究中,首次发现儿茶酚胺通过诱导β2-AR活化,激活SIRT1表达上调,抑制p53乙酰化和p53的转录活性,拮抗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抗癌效应.并首次报道,儿茶酚胺能够在动物体内抑制化疗药物阿霉素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亦首次发现β2-AR在宫颈癌临床组织中高表达.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能为临床提高化疗药物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H2O2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用不同浓度(12.5-50μg/mL)的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细胞24 h,100μmoL/LH2O2干预4h,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羟脯氨酸比色法检测胶原含量.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可显著降低H
目的:探讨祛斑方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以验证祛斑方作为治疗黄褐斑基础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中波紫外线照射白色雄性豚鼠制造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对黑色素细胞的影响,透射电镜下观察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的数量,并检测皮肤、血清及肝脏组织中酪氨酸酶活性.结果:自拟祛斑方能减少黑素细胞的增殖,减少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的数量,并能明显降低皮肤组织中酪氨酸酶活性,血清及肝脏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无显著性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明·《外科正宗》称为"黑斑",现一般称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面尘"、或"妊娠斑"等.其发病特点为:皮损在面部,形状不一,对称性,边界较为清楚的淡褐色、咖啡色或淡黑色斑片,无炎症及鳞屑表现,自觉症状不明显.97.9%的黄褐斑发于26-45岁女性,其中妊娠和分娩后发病占患者总数的52.3%,男子和未婚青年女子皆可发病.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责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背俞穴放血配合中药面膜和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放血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优于口服异维A酸胶丸.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对痰热瘀结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62例痰热瘀结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人,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口服温胆汤加减方以清热化痰散结.对照组31人,只进行饮食控制,不予口服汤药. 结果:温胆汤加减方对治疗组痰热瘀结型痤疮皮损减少百分率74.91%,优于对照组,对伴随症状改善明显,对皮损的肿胀、结节、疼痛、潮红的等作用明显.结论:温胆汤加减方能有效的治疗痰热瘀
目的:临床试验表明利用抗肿瘤淋巴细胞进行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新技术.方法: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记忆T细胞在调控抗感染、过敏和自身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记忆T细胞在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癌症中的作用还不清楚.研究显示,来自黑色素瘤病人新鲜肿瘤组织的原始淋巴细胞培养物中,T细胞并不表达中央记忆T细胞标志CCR7,大约三分之一的T细胞表达记忆T细胞标志CD62L,大约70%T细胞表达记
目的:观察卡铂联合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经顺铂和TRAIL单用或联用后,用MTS法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经卡铂和TRAIL单独和联合应用后死亡受体和DR4及p-ERK、p-P38、survivin和XIAP的变化.结果:顺铂和TRAIL单用或联用均可浓度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目的:探讨PLGA乳酸-羧基乙酸共聚物制备的纳米微粒偶联抗-OX40及抗AFP抗体对CTL体外杀伤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粒,并与抗OX40抗体和抗AFP抗体共价偶联.用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得纳米颗粒的形态;ZetaPlusTM粒度测定仪检测纳米微粒的粒度及电荷;用蛋白定量方法检测抗体偶联纳米微粒的效率;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并用AFP抗原肽负载DC诱导AFP
目的:探讨用PLGA乳酸-羧基乙酸共聚物制备的纳米微粒对树突细胞的特性及其抗原递呈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粒及包含有恶性黑色素瘤抗原肽gp100-154-162的纳米颗粒,用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得纳米颗粒的形态;ZetaPlusTM粒度测定仪检测纳米微粒的粒度及电荷.用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用纳米微粒负载树突细胞(DC-NPs),流式细胞仪检测负载纳米微粒后DC表型变
目的:探讨MDSCs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的胃癌患者外周血,新鲜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20份健康志愿者外周血,采用HLA-DR-、CD33+、CD11b+为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表达.结果:和健康志愿者相比,初诊胃癌患者外周血MDSCs表达增高(P<0.01).MDSCs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组织类型、患者TNM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