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全国肺部感染呼吸衰竭SARS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v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明确肺炎衣原体感染与COPD之间的关系,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在单纯肺炎衣原体感染以及在吸入香烟烟雾基础上感染肺炎衣原体的COPD发病的情况;同时对手术切除的COPD肺组织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以进一步了解肺炎衣原体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对犬肺栓塞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制备自体血栓时加入人的纤维蛋白原,应用检测人D-二聚体的试剂盒测定D-二聚体的浓度,借此反映血栓在体内的溶解情况.
慢性呼衰急性发作的机械通气治疗,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患者呼吸的能量消耗,以达到改善或纠正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和酸碱失衡.它对功能已衰竭的呼吸系统起支持作用,维持患者生命,并为基础疾病的治疗,呼吸功能的改善和康复创造条件.
由于自身病理生理的特点,老年人罹患肺炎时,在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往往不典型,胸部X线也常有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本文对尸检病理确诊的老年肺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线索和帮助.
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耐药机制主要涉及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和细菌膜耐药及主动泵出等,但临床分离菌更为复杂,可能同时涉及几种耐药机制.本组研究中30株耐喹诺酮菌株及8种抗生素MIC测定结果显示,耐喹诺酮阴沟肠杆菌具明显多重耐药性,推测喹诺酮耐药性的产生可能同时有以上几种耐药机制参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质代谢异常,导致骨质疏松,其病因多种,国内、外已有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并且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对97例COPD患者进行了骨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测定,本文予以报道.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效果较差,感染难以治愈、而反复发作、进行性发展.铜绿假单胞菌是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致病菌之一.日本学者报道了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典型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疾病-肺囊性纤维化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本实验拟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慢性肺感染的大鼠病理模型,观察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慢性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作
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是挽救重症呼吸衰竭不可替代的独特手段,为成千上万的患者赢得了第二次生命,功不可没.但是,也有不少应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未能有效控制而死亡.鉴于VAP的致病菌、临床诊断与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肺炎,加上其病死率高,近年来对VAP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
机械通气已经成为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增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近10年来该科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及变迁,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正确应用提供参考资料.对该科VAP患者病原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对肺组织的侵袭力强、毒力大,肺泡变性、坏死、渗出和纤维化较明显,SARS流行之初,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成为常规,尽管在控制肺纤维化方面有效,但是也造成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目前SARS治疗没有特异性药物,所以支持、对症治疗尤为重要,反思治疗SARS的经验教训,本文认为有必要对SARS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高原地区由于空气氧分压下降,肺部气体交换也发生相应改变,这不仅影响人体动脉血气,而且还导致一系列生理与病理变化.因而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患者也有其不同于海平面地区的临床和血气特点.为此,本文对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气作了系统研究,并提出高原地区呼衰诊断标准和动脉血气变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