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肌电图监测在全身麻醉下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术中肌电图监测在全身麻醉下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1月间使用全身麻醉下联合自发肌电图监测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其中椎间孔入路14例,椎板间入路20例。自发肌电图记录手术节段椎间孔出口神经根及其上下各一节段神经根所支配的肌电信号,手术过程中只要出现持续肌电反应立即提醒手术医生,以避免神经根的牵拉、剥离等刺激。记录术中肌电图监测结果、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手术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肉瘤经关节外扩大整块切除后,利用EthiBonD5号线术中网状编织法重建缺失肩关节囊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先后通过2例女性左肱骨近端骨肉瘤患者。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某些复合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获得随访,时间10~54个月,平均30.6个月.
目的:观察改善认知的心理护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的干预效应,探讨提高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干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将本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纳入60例患者,男4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8岁,踝关节骨折26例,跟骨骨折12例,跟腱断裂18例,取内固定4例;干预组纳入60例患者,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7岁,踝关节骨折24例,跟骨骨折14
Objective: OsteogenesisimperfectatypeVwasidentifiedfromtypeIVOIforitsuniquephenotypesand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ndIFITM5hasbeenrecognizedasthepathogenicgenefortype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患者中骨质疏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67例患有T2DM的老年女性患者及138例健康老年女性(对照组),记录其疾病史,以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腰椎和髋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并进行生化和骨盐代谢的相关指标检测。
目的比较C臂引导下和CT引导下经皮脊柱病变穿刺活检的手术过程及病理诊断结果,探讨经皮CT引导下脊柱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后优质护理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整个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均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服务。晨晚间护理:采用湿式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术后床单元有血迹及时给与更换,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且询问患者手术后夜间睡眠、疼痛、肢体感觉运动等情况,理顺各种管
目的:探讨Pipeline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2~69岁,平均59.38岁.均采用Pipeline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Scaffoldsplayanimportantroleindirectingthree-dimensional(3D)cartilageregeneration.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术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对2009年9月~20011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282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并接受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研究,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为诊断依据,分别于入院24h内,术后第3 d,术后第7 d进行超声检查,统计不同术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分析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与DVT发生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