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经》的“因时制宜”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2005年全国第七届中医治则治法暨肝胆病中医治疗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d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因时制宜”,即根据时间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养生或治疗疾病的措施。《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强调时间因素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医疗应“因天时而调血气”(《素问·八正神明论》)告诫医者,“谨侯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灵枢·卫气行》)。本文在此仅就(内经》中因四时、昼夜变化进行治疗的理论作一系统的论述。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图形识别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肛管直肠生理、排便生理以及其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肛肠动力性疾病进行研究.它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的客观检查技术,发展尤为迅速,已
通过对面容和面肌运动状态进行观测,根据面瘫程度,将面神经功能区分为不同的等级或评分,从而准确地评估面神经损伤程度或功能状况.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所见的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突变选择窗内筛选的耐药突变体的MIC和突变体的突变选择窗.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和肉汤富集细菌法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左氧沙星和环丙
目的: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PK/PD)理论和突变选择窗(MSW)理论对临床优化帕珠沙星(PZLX)给药方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进行单剂静脉滴注甲磺酸帕
目的:用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评价左氧氟沙星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改进的反相HPLC法,测定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100mg左氧
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结构上破坏,二是从细菌(真菌)的代谢过程中破坏.但因其在破坏致病菌的过程中也同时破坏正常菌群,影响其他组织细胞,故用药时常出现不
“随证治之”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重要治则思想。虽然至简之极,但笔者认为表述了中医学治则治法临床运用的最高境界。分析“随证治之”的先决条件,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可
中医治则治法是中医理论之一,也是理论与临床的桥梁。近十年来,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在以往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仅就近十的研究作一概要必回顾。在文中具体论述了
本文调查了目前儿童铅中毒门诊病人的常见症状,造成铅暴露的主要原因,摸索儿童铅中毒门诊病人的病史询问及诊疗方案.方法:作者对上海新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半年中门诊病
本文调查了九江市0~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血铅测定仪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钨舟(电热)原子化分光光度法,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000名0~7岁儿童中,铅中毒儿童54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