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位膝屈曲不同角度股直肌肌电图的变化

来源 :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er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立位膝屈曲不同角度下股直肌肌力变化.方法:让受试者上身直立,驱赶无倾斜弯曲,检测患者在膝关节屈曲各角度下的股直肌电图,每次测试前休息一分钟.结果:膝关节屈曲各个角度之间的MA和MV变化值进行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者膝关节屈曲0°到15 °之间的股直肌肌力变化值最大,之后依次为15°到30°>30°到45°>45°到60°.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一组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人体内侧纵弓高度与静态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名BMI指数及年龄相近的健康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记录各自的睁眼站立和闭眼站立平衡参数以及内侧足纵弓高度,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内侧足纵弓高度和平衡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回归方程.分析足弓高度和睁眼稳定性相关性系数,P=0.327>0.05,无统计
100多年以来,临床医生一直注意到,非流畅性失语的患者能够演唱他们并不能说出的歌词.因此,旋律和节奏的作用开始被运用到帮助失语症患者提高语言流畅性的治疗中来.但是直到1973年,一种基于音乐的治疗方法,即旋律发音治疗(MIT)才被正式提出.笔者对于MIT有效性的持续观察,在语言康复治疗中被证实是有效的,并且有价值的.本文将对这些持续的观察;MIT新的治疗步骤;以及MIT的作用机制作简要的介绍.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后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低频电刺激及吞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吞咽训练,两组在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效(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刺激治疗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方面较单纯吞咽训练
目的:从多个可行的外骨骼关节驱动机构设计方案中选出相对最优的方案.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合理确定因素集、备择集、等级评价矩阵、权重集的基础上,建立关节驱动机构设计方案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从6个可行方案中选出相对最优的方案.结果:经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案1的评判最终得分为66.5,等级为"中";方案2的最终得分为69.6,等级为"中";方案3的最终得分为55.7,等级为"差";
当下包括澳门在内不少城市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长期照护(LTC)服务体系的发展一直被公众所关注,过去不少国家发起了很多相关项目来发展长期照护,如PACE,现金和咨询模式.为了使项目的效果最大化,跨学科的LTC评估渐成必要.结合着病例组合模型(case-mix system)、资源利用组(RUGIII)和照护计划(CAP)工具,InterRAI家族的评估工具,如MDS/RAI,常被用来合理化长期照
会议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CVA)患者的躯干肌能与日常生活动作的关系.方法:对象为该院住院CVA患者45名,年龄70.2±10.3岁,采用FIM对这45名患者进行ADL的评价,采用包含静止坐使开始的选择运动评价躯干功能的临床躯干功能检查法(FACT)对患者躯干功能进行评价,另外,采用Brunnstrom recovery stage(BRS)对患者患侧上下肢进行6阶段的评价.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
目的:通过实验得出肢体两侧负重不同与躯干控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30岁青年10名,利用重心摆动测量仪,统计重心移动距离(MX)与所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侧肢体负重差越大,躯干控制能力越差.
通过给1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Bobath治疗方法的踝策略治疗,主要针对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萎缩和短缩,促进比目鱼肌的离心性收缩,牵张麻痹侧足的骨间肌和足底筋膜,诱导出小趾外展肌的活动,改善足底肌肉弹性,扩大关节的附属运动来提高足底接触地面时的本体感觉,使患者在TUG实验中在训练前后对比步行速度.
腰髓损伤患者,一些情况较好者能很快适应正常生活.近距离活动时,虽然步态异常,但是日常生活他们基本可以实现自理.帮助他们做好自身管理的前提下,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一切工作的重心以实现脊髓损伤康复基本目标为出发点,增加患者的独立能力,使患者能回归社会并能进行创造性的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