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或不伴房颤的心力衰竭患者抗栓治疗:更新和未来挑战

来源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常常共存,房颤伴心衰患者相对于房颤不伴心衰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和总体死亡率.此外,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心衰的严重程度而增加.维生素K拮抗剂应用于心衰伴房颤患者的更不稳定性是在治疗范围内减少时间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最近,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血剂(non-vitamin K antagonists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已经作为替代治疗,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预防.
其他文献
过去几年中,CHF的治疗进展逐渐优化,然而AHF患者的住院治疗和出院管理却缺乏新的治疗方案。虽然处方模式存在地区差异,但AHF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静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治疗方案的匾乏导致AHF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差强人意。新近的研究中一些潜在的目标可能成为AHF新的治疗靶点,包括内皮功能障碍、神经激素激活、静脉淤血、心肌损伤与进展性肾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在于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和可逆性因素的控制,生活方式的矫正、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但是随着疾病进展,药物治疗无法满足目前的临床需要.尤其是终末期心力衰竭,药物用至最大剂量仍然无法控制心力衰竭症状时,机械辅助循环设备是必要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心脏移植前桥接治疗或者终末期替代治疗方案.
左心衰竭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对患者的诊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左心衰竭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均高于不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因此,近年来这一类型的肺动脉高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心衰患者的管理目标是提供一个“无缝的”医疗保健体系,这个体系包括贯穿医疗保健全程的社会和医院。心衰患者的医疗保健标准预期应由ESC的HFA出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其他服务如心脏康复和姑息治疗,必须整合到心衰患者总体条款中。其中重要的是多学科管理方案的设计,这些方案成功的关键是,协调心衰保健的连续性和医疗保健系统内,由各种服务提供的整个医疗保健的链条。除了心衰从业人(主要是心血管病专家、心力衰竭护士
考虑到证据的可用性和权衡利弊,在普通人群(为降低高血压和继发心衰的风险)和确诊心衰患者中推荐低盐摄入是受质疑的。钠的摄入量应该个体化,需进一步研究来澄清这个重要的争议。
液体管理既是重症医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on heart failure,CHF)诊疗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评估既是制定重症患者液体管理策略、也是处理CHF的重要依据.在心血管重症领域,液体管理策略仍然是CHF患者的基本问题.CHF病理生理学变化极其复杂,血流动力学异常往往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加之与CHF密切相关的血管内容量与组织液之间又是一个相互
应用药物和辅助装置治疗射血分数减低性心力衰竭(HFrEF)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患者仍然预后不佳.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能量耗尽的状态,包括心肌ATP生成减少,线粒体功能障碍,钙负荷异常,氧自由基增加和内皮功能紊乱等.在CHF的治疗中,很多措施是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这些治疗起到一定效果,但是疗效有限,而且会出现某些副作用(例如低血压),并因此影响到这些药物的临床长期应用.因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占所有心力衰竭病例的50%以上,并且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的患病率相比,HFpEF以每年1%惊人的速率上升.在过去的30年中,HFrEF大型试验都未能在神经体液抑制方面达到积极的结果,导致部分研究人员去挑战HFpEF作为一种独特的心衰表型.最近的研究发现在HFpEF和HFrEF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系统和心肌信号,或者在HF
十几年前,两项大规模临床试验首次发现肾功能或肾功能不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在此之前,已经认识到肾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但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该发现被称之为"心血管危险因素谱的灰姑娘".随后,发表了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肾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认识和关注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肿瘤患者,或者合并心脏疾病,或者有心脏病高危因素,需要开展个体化的危险分层。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肌功能障碍常常需要调整甚至停止挽救生命的抗肿瘤治疗,这将对临床结局产生深刻影响,而如果能够更早期识别心脏毒性,进行及时干预,则能让肿瘤治疗不致中断,挽救患者的生命。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需要肿瘤学家与心血管病学家组成多学科团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