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主要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筛选12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7例健康体检者,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对所有受检者进行PT、APTT、TT、Fib、D-D、FDP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数据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电子舌辨别中药滋味数据模型.方法:对32种常用中药的水煎液进行电子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前2个主成分建立数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代验证和交叉验证.结果:在主成分分析图上,32种中药按酸、苦、甜、成的规律聚类分布;建立的主成分识别模型回代验证正确率达96.3%,交叉验证正确率为85.2%.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电子舌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的中药滋味识别模型稳定可靠,
目的:研究中药分散片辅料MCC、PVPP、L-HPC、CMS-Na、微粉硅胶的性质以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微观形态、休止角、密度及溶胀性等粉体学参数掌握辅料的个性特征;通过微粉硅胶配伍前后辅料崩解性能的变化以及微粉硅胶不同加入方式对4种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证明微粉硅胶研磨改性缩短分散片崩解时间的普适性.结果:CMS-Na为表面光滑的规则球
目的:构建以不同分子量的MPEG-PLGA纳米粒为核心的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PNS-CNV),对该复合纳米囊泡的理化性质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分子量的MPEG-PLGA三七总皂苷纳米粒(PNS-NP),以PNS-NP为核心,采用薄膜分散法对该一次包封产物进行第二次包封,制备PNS-CNV:采用超滤离心法、透射电镜、纳米粒度仪,测定PNS
目的:研究闪式提取牡丹皮、白芍药材中芍药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芍药苷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闪式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在提取率、提取时间、耗电量等方面与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牡丹皮最佳工艺为75%乙醇15倍量,闪式提取1 min;白芍最佳工艺为:40%乙醇20倍量,闪式提取1 min.结论:本法工艺简单、经济、提取率高,可为中药牡丹皮、白芍中芍药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通过对离心造粒法制备不同辅料空白丸芯最佳工艺的研究,探索离心造粒法制备微丸母核工艺和制剂原料之间的适宜性.采用离心造粒法分别制备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和乳糖四种辅料空白丸芯,以粒径分布在0.25mm-0.355mm的丸芯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均匀设计实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分别优化四种辅料空白丸芯的制备工艺,并分析其差异性.适宜四种辅料丸芯制备的工艺参数为;微晶纤维素以水为黏合剂
目的 建立输血科取血凭证管理系统,增强输血科管理工作效率。方法 通过建立输血科取血凭证管理系统,实施动态数据刷新和取血凭证的保存及打印。结果 使用该系统后,不必手写取血凭证,且该凭证不易被篡改敏感项目信息及时间,提高该凭证的可靠性。结论 通过数字化模式来替代原有的纸质模式是大势所趋,Query作为Excel与LIS之间的桥梁,解决了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为财务部门审核取血过程中产生的车费等额外费用报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中ABO血型鉴定正反定不符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 ABO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亚型确认、不规则抗体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方法.结果 阿克苏地区66843例无偿献血者有41例正反定血型不符的标本,检测结果显示:抗体减弱或缺失4例占9.76%,ABO亚型9例占21.95%,抗原减弱3例占7.32%,自身冷凝集11例占26.82%,同种抗体3例占7.32%,血浆成分异常5例占12.20%,
目的 通过条码识别系统提高临床输血标本和血液信息的安全传递。方法 通过患者腕带的识别系统,在医疗管理系统(EMR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LIS系统)、手麻系统等、自动化办公系统(OR系统)基础上,建立血液标本采集、接收、血液发放、输注的闭环管理系统。
目的 加强输血过程中血制品安全的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1129份临床输血病历。结果 总发放血制品1456次,单次配发血占总发血次数的73%,分批次配发血占总发血次数的27%。
会议
目的 回顾性调查2001~2014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开展情况,为全市血液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体输血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用血管理系统自体输血统计软件,临床用血数据来源于浙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宁波血液出入库统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