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文化-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z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养生法用自然理念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2002年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明确指出,良好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的比例高达40%~60%.立足传统医学文化,探讨最佳的生活习惯以及传统中医文化养生之路.
其他文献
当今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探索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中医养生理念与技术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又以其高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性,理当成为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养生立命的最佳选择.
本文探讨长蛇灸法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并对其材料选择、操作要点及临床运用特色进行分析.长蛇灸具有治病快捷,功效卓著的特点,值得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推广应用.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念,在现代生活里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未病防发、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三防理念,诠释了人体在健康、疾病、康复的身体状态下,三个不同时期所采取的对应预防、对应治疗、对应康复措施.推拿学科在防发、防变、防复的临床应用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所以在推拿功法学的教学应该结合与临床的适用性,以功法训练作为手段,培养学生掌握推拿功法在预防、治疗、康复各阶段的临床应用为目的,做到考试标准的设立
赣州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赣南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多姿多彩的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红色文化以及许多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这也必然导致了具有赣南文化特质的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最受民众的认可,许多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的活动,民众的参与热情高.本文结合赣州市中医院的实践摸索经验,谈谈基于赣州区域特色中医药文化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在现代医学背景及国内医疗现状下,国家着力推进中医保健服务与中医"治未病"工作,但目前治未病中心建设存在诸多难点.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社区合作建立"治未病中心",以弥补现有"治未病中心"运作模式的不足,探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有效的实现途径,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向社区推进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提供思路.该模式对思考如何体现、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医改中的价值和作用也
政府和人民开始意识到"防大于治".中医对于治未病的理念有着数千年的宝贵传统.中医师在治疗病患时,对于发病机理与原因给予详尽解释,并对生活起居的具体防治措施进行指导.唯有使病患能够自行掌握自身健康情况的中医治疗才算取得成功.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它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指导思想和丰富内容,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和思维理念颇为吻合.文章通过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科学内涵分析,探讨中医"治未病"在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中的运行现状、优势效能和问题研究,为中医药参与社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策略.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要加强中医药作用的精神,江阴市充分发挥三级中医药防治网络,通过融中医药健康文化、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为一体,全面防范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构建具有江阴特色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保健的思维模式,是中医的至高境界和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在中医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治未病思想进社区的探讨,能够有效的在基层推广中医预防保健思想.
端士康复医院开展"头痛治疗方案"4年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发现两种医学不仅对病人临床观察有相似之处,而且文化背景也有惊人的相近之处.西医认为偏头痛是因人体功能失调而由神经递质传递导致产生,中医则认为头痛是气血失调受阻所致.中西医学均重视生活习惯,西医师告诫病人有规律地睡眠、饮食和运动;中医师叮嘱病人关窗睡觉,湿发忌风等.生活习惯影响临床疗效和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