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城市人口密集,财富集中,一旦遭遇水灾,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因此,充分认识现代城市水灾、提高城市水灾防御意识、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对城市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现代城市水灾的严重性据有关报道,我国有100多座大中城市的地面高度在江河洪水水位之下,隐患比较严重。如1991年梅雨季节,江淮流域频发暴雨后,众多城市付出了沉重代价,安徽省44个县市城区进水,历史文化古城寿县县城被洪水围困整整46天,江苏省受灾也十分严重,28个城市中有22个受淹,78万户城乡居民住宅进水,70万间房屋倒塌,工业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2.现代城市水灾的原因造成城市水灾的原因有许多方面,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主要有:(1)城市的暴雨次数和暴雨量要比郊区多。据对上海1959~1985年市区与郊区暴雨日对比分析,发现市区暴雨日数要比郊区多30%以上;(2)城市雨水滞留地面多,渗入地下少。在城市区域,绝大部分是不透水的房屋、水泥、混凝土,因此,一旦短时间雨量集中,下水道来不及排放,就会出现积水,甚至洪涝;(3)城市排水设施薄弱,排水能力不足。由于历史原因,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设计排水系统时标准不高,造成排水能力不足,致使在暴雨出现后,雨水来不及排放而造成积水;(4)城市河道湖泊淤塞,蓄水能力降低。由于城市的扩建,城市内河道、湖泊逐渐淤塞或缩小,河床抬高,致使城市的蓄洪能力减弱;(5)上游下泄洪水加重下游城市的压力。一旦上游暴雨频发,下泄的洪水就会威胁下游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城市;(6)城市地面下沉,加重城市水灾程度;(7)海潮顶托,加剧沿海城市水灾。3.现代城市水灾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1)要加强对城市水灾的综合研究。联合气象、水利、水文、海洋等有关学科的专家,开展专题研究,采取科学的综合防治对策;(2)设立蓄洪区,调节洪水量;(3)利用洪水,化害为利。在城市周围的农村有规划地建设洪水拦截利用工程,发挥湖、池、塘的调节功能,使雨水不能汇集或减少汇集量而形不成洪水。同时,还能在干旱出现时利用拦截的雨水浇灌,实现化害为利;(4)加强城市综合规划;(5)加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6)科学设计和建设地下排水系统;(7)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合理开采地下水;(8)增强防灾意识,根据天气预报做好防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