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中游段治理中的牧區水利建設

来源 :第八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河流域是大陆乃至世界上最干旱、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塔河尾闾台特玛湖已干涸了40多年,下游绿色走廊濒临毁灭.引起下游生态劣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游段无序开荒,大量扒口.牧民盲目淹没草地,使洪水漫溢,水流大量散失.加强中游段水利建设是塔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尉犁县规划建设人工高産饲草料地4.25 万亩,改良天然草地40万亩,将无序开垦的35万亩粮棉地全部退耕,把中游段12亿m3的无效耗水节省出来,放下来,使下游生态劣变逐步缓解改善。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网路应用程式Active Server Page (ASP)开发整合遥测系统、资料库系统(DBMS)、地理资讯系统(GIS),提供水利工程人员使用者经由网际取得水文量测资料,以方便建档与保存.本研究以高屏溪流域之超音波计水位资料撷取为例,完成遥测资讯系统之架构与建置,达成系统控制方便、量测资料收集与保存、亲和性操作使用介面、遥测资料管理与应用各系统整合之目的。
本文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在水文测报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介绍水文测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组成和水文基础设技术装备建设达标评估体系,并阐述珠江水文测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渠道运行自动控制技术是明渠水力学与自动控制理论的交叉科学,而渠道运行控制数学模型是渠道系统自动控制分析和设计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渠道运行动态水流的分析,提出平衡条件的计算方法,对渠道过渡过程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线性化,建立起渠道运行现代控制的状态空间方程.并运用线性控制理论对渠道运行控制系统特性进行分析,确定渠道运行控制所需要的最少观测变数和观测位置.本文的研究为用现代控制理论研究渠道运行自动控制
GIS、RS 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治理深圳河信息管理系统"重点介绍如何应用GIS 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立具有直观图形、图像方式表达的深圳河地理信息库,工程图纸电子图库,工程管理数据库、水文数据库及文件管理数据库,为今后全面构筑数字深圳河打下良好的数字基础.
本研究参考现行台湾地区水库安全管理相关法令、规范以及实际作业方法,以领域知识为核心,整合专家系统、资料库、全球资讯网、微软.net技术,发展相关模组,建立一适合台湾地区需求之水库安全管理资讯系统.本系统建构于网际网路架构之上,具有提供工程图、技术文件、基本资料、多媒体等之储存与查询功能,同时建立水库相关安检资料之共通储存机制,并发展相关安全评估知识库.水库管理单位可透过网际网路直接对技术资料、水库
北京市已获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大陆政府承诺北京的奥运将成爲科技的知识的奥运、绿色的生态的奥运、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奥运."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本文从北京城市发展与城市水利的关系、北京河湖水环境体系、国外奥运承办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经验论述了城市水环境在承办奥运中的地位。
从防灾与维护管理的观点来看,雨水下水道即时监测资料的取得,最能掌握雨水迳流在下水道中的现况,并可经由资料数据的分析、研判,提供了解雨水下水道通水的情形及预警功能,因此对于已开发完成的都市,雨水下水道监测系统的设置,是维护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有利于雨水下水道管理维护工作及保护居民减少因积水所受到的灾害.台北市自西元2000年底开始至今,已分期设置了76 处雨水下水道水位监测设施,即时传送并记录台北
早期应用于评估农业集水区最佳管理措施(BMPs)效益的模式,包括:ANSWERS、CREAMS、HSPF、AGNPS及SWRRB等,模式模拟多针对集水区之迳流、冲蚀及营养盐输出,进而拟定控制策略,惟模式在执行或处理同时,庞大的资料量与费时的人工建档,成为大型集水区模拟上之困扰.Young et al. (1987)发展评估农业集水区优劣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式(AGNP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本研究旨在发展一河道护坡稳定分析模式,模式乃根据多孔弹性介质理论(poro-elastic theory)以及摩尔-库伦(Mohr-Coulomb)破坏准则,计算饱和护坡之稳态破坏指标,控制方程式乃耦合考虑稳态地下水流方程式与土体平衡方程式,并且可结合河道水理模式,以反应河道对护坡稳定的影响.在数值处理上,利用有限解析法配合对角线卡氏座标系统,有限解析法乃是利用局部解析解(local analyt
后评价在专案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陆后评价工作开展较晚,尤其是水利规划后评价工作尚处于探讨阶段.本文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利规划后评价理论体系进行探索,在借鉴专案后评价成功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水利规划的特点,建立了水利规划后评价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水利规划后评价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后评价主要内容、后评价主要方法、水利规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