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孔折流板与波纹管组合换热器的壳程传热与压力降数值模拟

来源 :第九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小孔折流板是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折流板,波纹管具有传热强化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由大小孔折流板和波纹管构建的换热器具有良好综合性能.本文采用Fluent流体分析软件对此结构换热器进行流体流动和传热数值模拟,重点探讨不同大小孔折流板结构和位置对换热器传热效率和压力降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有缺口折流板,无缺口折流板的壳程压力降和传热系数都显著提高;随着折流板大孔直径增加,壳程压力明显降低,但传热系数也有所降低;当大孔位于波纹管波峰处的壳程压力降明显小于位于波纹管波谷处的压力降,而传热系数却相差很小.
其他文献
自支撑大型储油罐拱顶稳定性影响因素多,分析计算复杂.以某1000m3油罐为例,探讨了拱顶临界载荷的结构关联性与载荷关联性,提出了一种计算拱顶临界载荷合理的建模与计算方法,即拱顶稳定性分析应以包含简体的全模型为基础,施加拱顶载荷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获取屈曲模态并据此设定拱顶缺陷,非线性屈曲分析时首先施加罐体实际载荷然后再施加足够大的拱顶载荷,进而确定拱顶的临界载荷.
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外压下含腐蚀海底管道的准静态屈曲传播问题.首先,利用有限元模型和刚塑性模型分别求解外压下含腐蚀2D弹塑性圆环的大变形垮塌问题,得到压力和变形的关系曲线,两者符合良好.然后,利用3D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含腐蚀缺陷弹塑性管道的屈曲传播问题,得到了腐蚀深度和腐蚀角度不同时,海底管道外压和其内部体积的关系.最后,研究了腐蚀深度、腐蚀角度和管道径厚比等几何参数对3D腐蚀海底管道准静态屈曲传播的
薄壁圆柱壳结构广泛应用于土木、航天、化工和船舶等工程领域,在轴压作用下极易发生屈曲失稳.论文从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方面,扼要介绍了薄壁圆柱壳轴压屈曲研究技术进展.总结了等壁厚和不同类型变壁厚圆柱壳轴压屈曲临界载荷求解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圆柱壳轴压屈曲试验平台,以及利用这些平台所进行的轴压屈曲实验研究;针对焊缝及焊接残余应力、开孔和补强、纵向加筋等对薄壁圆柱壳轴压屈曲的影响,介
针对数据缺乏导致预测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关联支持向量回归(Relational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r-SVR)方法.该方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因素之间关联度、优化数据权重的特点来改进支持向量回归预测小样本的精度.为进一步改进预测效果,引入交叉验证对r-SVR核函数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避免人工选择的随机性,使模型更加稳定.本文利用r-SVR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爆
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采用SF6绝缘变压器替换油浸式变压器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采用ANSYS软件对SF6变压器气箱进行应力分析,得到箱体结构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分别提取箱盖厚度、加强筋厚度、封板厚度等7个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以体积轻量化为目标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结构体积比原结构降低了21.9%,为气箱结构后续改进及优化提供参考.
气瓶在运输及存储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火灾工况.火灾环境下,气体介质的温度及压力升高,气瓶强度下降,可能会造成气瓶爆炸.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局部火烧环境下大容积钢制无缝气瓶的热响应过程进行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气体温度及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将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准确地反应火烧实验过
腔式吸热器吸热面为膜式壁面,膜式壁面温度梯度及约束造成蒸发管热应力的存在,太阳能的间歇性决定了腔式吸热器每天都要经历启动及停止过程,进而导致蒸发管承受热应力循环载荷,在此循环载荷的作用下,蒸发管会出现裂纹进而失效.本文提出一种计算腔式吸热器膜式壁蒸发管在稳态运行时热应力及其对使用寿命影响的间接方法,该方法先耦合腔式吸热器光热转换过程得到膜式壁面蒸发管换热条件,将此换热条件施加到蒸发管得到温度分布,
本文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针对某石化厂已服役22年的超高压反应管进行极限压力与爆破压力分析,同时探讨了反应管不同抗拉强度对其爆破压力的影响.最后对在役超高压反应管试件进行爆破试验,测定其极限承载能力,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
舞钢通过长时间对Cr-Mo钢的基础性研究,通过采用"电炉+炉外"精炼的方式冶炼出P含量不超过0.005%的14Cr1MoR钢;采用"控轧+热处理"的生产方式成功生产出151mm临氢14Cr1MoR钢板交货态、最小模焊态、最大模焊态的力学性能均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且有充足的富裕量.
在宝钢工业产线试制了114mm厚Mn-Mo-Ni合金钢,并对其室温拉伸、高温拉伸、冲击、韧脆转变温度、Z向性能、参考无塑性转变温度、厚度截面硬等各项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宝钢开发并工业试制的114mm厚Mn-Mo-Ni钢板,兼具高强度和良好的低温韧性,并且在钢板的厚度截面上性能均匀一致,符合ASEM规范SA533B钢板和RCCM规范16MND5/18MND5钢板的技术要求,可以满足核电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