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系统中强度分布的理论计算与生物验证研究

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o7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以MPSS模型为基础的计算软件UV calc对Trojan swift B03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反应器进行强度分布的计算,同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ATCC9 372)作为受试菌种进行生物验证.结果显示,在该反应器中理论计算数值总体上高于生物验证的数值,反应器中最低紫外剂量区域出现在两支灯管之间的反应器壁附近.另外,理论计算和生物验证的误差与流量和透光率具有相关性.在高流量,低透光率的情况下,理论计算的数值更接近于生物验证数值.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的供水厂,如何通过加强滤池运行管理,来降低滤后水浊度,从而提高水质,保证优质供水.
研究了上海市两个不同水源水厂配水管网中可同化有机碳(AOC)、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的变化情况,并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和消毒副产物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网中AOC和HAAs含量受余氯和微生物活动双重作用的影响,在距水厂较近、余氯较高的管网中,可能因氯与有机物继续反应出现上升,在余氯较低的管网末梢则因为微生物降解作用使含量下降;THMs含量则只受余氯的影响,随管网沿伸持续
臭氧投加量是臭氧活性炭工艺中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净水效果和处理费用,本文通过研究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水质指标的去除规律,确定了臭氧活性炭工艺中的最佳臭氧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大于1.5 mgO3/mgCODMn,臭氧参与反应的转化率小于60%,当原水中溴离子浓度为10~15 μg/L时,有效臭氧投加量超过6.6mgO3/L水时,溴酸盐的生成量超过10 μg/L.对于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第四
传统超滤过程中,水质常常与膜孔径相关.而工作过程中,膜处理效果又容易受浓差极化的影响而降低产水的水量和水质.同时,为防止浓差极化而进行频繁的反冲洗也会造成制水效率的降低.特型膜作为一种新型超滤膜,利用进水进入膜件时所具有的流速,冲刷膜面,并且对其他可控参数进行优化,以期达到减轻膜污染的目的.
水中臭味的来源以及其去除技术研究成为国内外给水处理中的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工艺中对由于运河排洪造成的腐臭异味的去除,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由于排洪造成的腐臭由100%的去除效果.利用吹扫捕集(Purge & Trap)气质谱图分析,运河水和东江水中均没有发现文献中经常提到的Geosmin和2-MIB这两种由藻类引起的致臭物质,造成排洪时东江腐臭味的物质是以1-丙烯基-1-硫醇(1
研究开发了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研究表明,该消毒工艺对指示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优于游离氯消毒,游离氯和氯胺存在协同消毒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与游离氯相同.相同原水条件下,顺序氯化消毒工艺比游离氯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浓度减少35.8%~77.0%;卤乙酸减少36.6%~54.8%.消毒进水水质越差.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在消毒副产物控制方面就越有优势.
本文通过半动态试验,对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氧化硝基苯的降解效能与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对硝基苯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硝基苯的降解效率是单独臭氧氧化的2.4倍;催化剂对硝基笨有一定的吸附作用.MnOx/GAC催化剂的存在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存在着催化剂最佳投量
以某受污染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模型试验考察了生物活性炭工艺除污染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温度降低对生物活性炭去除有机物与氨氮有较大影响,温度低于10 ℃,生物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20%左右,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20%~40%;生物活性炭工艺采用底部曝气与顶部曝气运行方式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影响不大,但采用两种曝气运行方式的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均要稍高于无曝气时生物活
采用跌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砂滤和UF膜分离的联用技术对太湖原水进行试验,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对分子量小于0.5KD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其次是分子量介于1KD~3KD的有机物;砂滤单元对分子量大于100 KD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超滤单元对分子量介于10KD~100KD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其次是分子量大于100KD的有机物.综合评价认为:生物接触氧化、砂滤和UF膜分离联用技术
提高清水池t10/T可增加氯消毒剂与原水的有效接触时间,从而提高消毒效率和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清水池t10/T随长宽比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呈对数关系.长宽比是影响清水池t10/T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中试示踪实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流速、拐角数和拐角宽度对清水池t10/T的影响.中试示踪实验以氟离子为示踪剂,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