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制作模式下地市节目创新初探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uotr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7年开始,广西开始运行“集中制作,末端分发”的地市节目制作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对5个地级市的电视气象节目进行“集约化”制作运行,笔者作为编导也全程参与了该项工作的策划、改版和制作,结合本职工作,总结出了目前广西“集约化”制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想尝试从节目差异化、引入考核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丰富节目内容、增强专业知识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如何进行“集中制作,末端分发”模式下地市节目的创新思路,以期和同行们进行探讨,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其他文献
中国气象频道自开播以来,通过各方努力,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专业频道及其成长过程的分析,结合中国气象频道在江西落地后的一些实际情况,认为中国气象频道在当前灾害性天气频发,以及奥运气象服务的大机遇面前,除了要广泛拓展收视覆盖面之外,如何吸引已经能够收看到节目的普通观众是摆在中国气象频道当前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主要结论有:1)充分运用高科技的特技手段是一个优秀影视节目引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不受到天气的影响,晴天或阵雨、蓝天或密云、雨雪冰雹、风起风歇,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它一日三变,四季不同;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所有人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气象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新闻,它也是中国气象频道《国家气象播报》栏目的立足之本。然而,原始的气象信息,其形态并不属于大众所能接受的常态新闻的范畴。因此,如何将气象信息新闻化成为《国家气象播报》一直在探讨并尝试的论题。同样,与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及时、有效传播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气象频道作为专业媒体,承担着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的责任。新闻资讯类栏目《风云快报》以及中国气象频道24小时新闻滚动字幕主要完成预警信号的传播工作。目前,预警信息的实际传播效果距离预期还有一定距离。随着各类极端天气事件的不断增加,如何使得预警信息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使其防灾减灾的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定位中国气象频道,准确把握专业频道之“专”,真正利用气象资源的优势确立气象频道的专业地位,是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新闻、体育、财经等专业频道的发展模式,从气象新闻的时效性、气象资讯的深度价值以及二次开发等方面,探索气象频道发展运营的可行模式,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气象频道作为一个专门播出气象类节目为主的电视频道,在保持其他频道气象节目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能通过数字付费方式生存下去是未来气象频道发展的关键,本文从频道定位、频道运作和频道节目三个方面阐述了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2006年5月18日中国气象频道开播,8月在山两太原市落地,开路试播,免费收看一年,于2007年8月开始加密收费,2006年底太原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整体平移方式完成了60万户的终端数字化,推动了太原有线电视向数字化、产业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中国气象频道从加密收费开始到目前的用户从无到有逐渐壮大,虽不尽人意但总有进展,面对这种中国气象频道销售状况,作为气象影视人员,笔者进行了认真思考,谈一些粗略的
气象频道经过两年多的运营,通过观众反馈、网络征询建议等多种渠道,先后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改版,涉及节目编排、品牌化栏目推出,使节目质量和观众对节目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学习其他专业化频道的运营模式和栏目设置等成功经验,是气象频道从年轻逐渐走向成熟的很重要的一步。气象频道要想在短时间内被更多的观众了解、认知,除了做好品牌推广工作,还要充分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时的预警预报服务和报道工作。
中国气象频道已成为了信息密集、专业特色鲜明的公众获取气象信息最快捷、最方便的渠道,气象频道每30分钟一档的本地天气则成为各个落地城市观众收看天气节目的又一选择。本文通过对“2656本地天气”栏目的定位形态、包装推广、改进创新等方面的分析,回答了在媒体大背景下运营的气象节目,如何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将气象信息诉渚于公众,为公众服务。
在中国气象频道运营两年多的时间里,作为“配角”的气象图文节目一直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由于特殊的节目形式,图文节目一直没有做太大的调整,某种程度上给观众的感觉只是单纯的在短时间内堆积各式各样的天气信息。随着频道各个栏目的不断更新改版,图文节目为了更好的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给观众最急需最关注的天气信息,配合其他节目形态提升整个频道的存在价值,同样也需要加快步伐进行改版。
2008年1月13日-2月初,湖南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此次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实属历史罕见。针对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湖南气象影视中心做了全方位的影视气象服务,从日常的天气预报节日制作到气象新闻及灾情的拍摄到专题片的制作全面开花,效果良好。在这次关键的影视气象服务过程当中,电视气象编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编导责任制的优势也凸显出来。作为编导,笔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