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处理绿矾技术分析

来源 :2014第三届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硫酸和铁系颜料的市场需求为依据,工业生产应用的成熟技术和已经形成的与处理绿矾相关的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大规模处理绿矾的新工艺,即“渣-酸-铁”工艺,并从钛渣、钛白和硫酸生产全流程分析了物料平衡和经济效益,分析证明,采用该工艺经济有效地大规模处理绿矾.
其他文献
简单介绍铝型材静电粉末涂装常见缺陷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针对铝型材粉末喷涂不合格品采取返工(返喷)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超支化聚酯其结构介于线性和球形之间,黏度很低,高密度的末端功能基团使其具有高的反应活性.超支化聚酯是理想的粉末涂料用树脂.本文综述了超支化聚酯合成方法、改性、结构与性能特点.阐述了超支化聚酯的表征及测试方法.介绍了超支化聚酯在粉末涂料中应用实例.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TGIC(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固化的透明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合成.通过DSC(差动热量扫描仪)采用不同升温速率对其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对固化动力学方程参数中的活化能Ea、指前因子A0、反应级数n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固化动力学理论方程,并对固化进行了数学模型设计,为固化工艺的设计提供了理化依据.由制得聚酯树脂制成了透明粉末涂料,对其涂膜综合
选用Styragel HR 2色谱柱,通过对流速、柱温等条件的探析,最终以0.35 mL/min 四氢呋喃(THF)为流速,40℃柱温,进样量50微升,进行分离,并以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检测,建立了对端羧基聚酯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检测方法.用普适校正法建立标准曲线(线性方程:logM=S-1.67Xe+001V^1+4.59e+000v^2 -4.57e-001v^3相关系数:0.999
本文首先对给排水钢管作为给排水管道材料中的应用以及进展进行了介绍,对常用的用作民用或工业的输水钢管有无缝钢管、直缝焊接钢管和螺旋焊接钢管的结构特征以及性能指标进行了介绍,探讨了钢管的表面处理以及粉末涂装技术的工艺流程,最后对给排水管的质量检验进行了概述。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FunctionalTheory)探究了C、N与Ti3O5(100)表面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包括氧空位的生成、C和N进入氧空位的竞争、C、N和O在Ti3O5(100)内部的扩散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C倾向于吸附在Ti3O5(100)面的三个O形成CO,从表面解离脱附后形成氧空位;第二阶段,C和N通过竞争的方式吸附进入氧空位,N的吸附能均大于C的吸附能;在第三阶段,Ti
本文利用内圆柱体旋转法测试研究了SiO2对三元钛渣粘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研究三元钛渣熔化性温度在1650℃以上,一旦完全熔化,粘度值约为60-100cps,即使温度继续升高粘度也基本不受影响.随着SiO2含量从2%增加到8%,渣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相应增加.这些数据可作为研究钛渣生产工艺的基础.
针对镁热法生产海绵钛还原过程中液镁质量波动、固体镁锭使用量大等问题,本文开展了还原过程加镁量、加镁方式、还原副产物排放等因素对海绵钛制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海绵钛等级随还原剂镁中杂质元素含量增多而降低;稳定控制还原过程加镁量可稳定反应的液位并提高0A级海绵钛的比例;0A级海绵钛炉次冷凝镁脱气耗时相比≤1级品炉次平均短1h.熔镁与加镁耗时对产品品级率影响不明显,还原过程副产物氯化镁的顺利排放能提高
概述了中空石墨电极在钛渣冶炼应用情况,以及采用中空石墨电极所具备先决条件.从电弧特性、电极消耗、制作工艺,生产及运转成本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中空电极与实心电极区别.由于目前使用攀枝花钛精矿粒度过细、物料透气性差,造成冶炼过程存在泡沫渣严重等问题,而采用中空电极可以解决钛精矿粒度细的问题,由此在大型半密闭式交流钛渣电炉设备上对采用中空石墨电极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多次讨论并结合现场分析,将中空石墨电极
统计了排料阀故障情况,从工艺、设备和操作等方面分析了排料阀堵塞原因,结果显示:排料阀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排料阀设计缺陷,工艺控制不合理是次要原因.提出了排料阀优化改进方向,设备和工艺优化后,排料阀故障率由45%降低到10%,解决了排料阀故障率高的问题,保障了还原生产过程的连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