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提取工艺的研究

来源 :全国第七届中医药继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番泻叶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选提取条件,考察浸提溶剂、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对提取的影响。结果:番泻叶的最佳提取条件是:10倍量0.5%NaHCO3溶液,温度控制在90℃。提取2次.每次提取30min。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对番泻苷A、番泻苷B的提取效率较高。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心理保健的含义,探讨了精神因素对机体的衰老和致病产生影响的医学机理,讨论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内涵,分析了心理保健的内容,包括乐观的情绪、和睦的家庭、规律的生活等。
目的:探讨骺、颈减压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 Disease/LCPD)病例的疗效,为提高LCPD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行骺、颈减压术的49例LCPD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手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影像学相关指标变化;应用十项二十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疼痛、跛行、肢体短缩等症状术后明显改善:Herring B型中不同年龄组及He
目的:通过对股骨头坏死特殊结构的病理学观察,研究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73个股骨头坏死标本,随机抽取13个(按ARCO分期,Ⅲ期5例,Ⅳ期8例),其中7例激素性(男5例,女2例),6例酒精性(均为男性),年龄为30~72岁,平均45.5岁。2例股骨颈骨折后3天内行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作为对照。将股骨头沿颈干角所在平面锯成3mm厚的薄片,制作火棉胶全股骨头病理切片。并按照股骨头:(1)
目的:探索股骨头不同部位的缺血性坏死对其生物力学影响,及不同骨瓣转移后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改变,指导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1.取新鲜人体股骨上段标本,利用Ansys-5.7大型计算机软件建立股骨上段三维有限元异物同构模型,模拟股骨头内不同部位直径1cm的坏死及囊性变。施加三种不同载荷,分析股骨头内应力分布情况及应力/强度比值,预测股骨头塌陷的危险性。2.选取一例单侧股骨头坏死FicatⅢ患者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对26例单侧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带血运骨瓣转移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17例,女9例;FicatⅠ期2例,FicatⅡ期14例,FicatⅢ期9例,FicatⅣ期1例。2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股骨头及其周围骨的血供后行内固定物取出、带血运骨瓣转移术。1例内固定物取出后行全髋置换术。对做带血运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月间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2例(28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经过3个月~6年的随访,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Harris评分从44分(24~60分)提高到88分(62~98分),优良率为90.0%,x线片示无假体松动迹
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在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而早期诊断有赖于对每一患者因其骨坏死危险因素的确定。对于骨坏死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有助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监测及早期及时作出诊断。本文介绍了高凝-凝血倾向-低纤溶、基因倾向性以及基因突变与骨坏死发生的“二次碰撞学说”等基因突变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的关系。
在人工关节存在着寿命的限制的条件下,寻求保存患者自身关节的有效治疗实有必要。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在股骨头塌陷变形以前或轻度塌陷,可考虑采用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但股骨头坏死后继发骨性关节炎和滑膜炎,内环境紊乱,为避免打压植骨的盲目性及同时处理髋关节腔内继发性的病理改变,可能需要配合关节镜或有限开放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骨髓基质干细胞(MSC)受糖皮质激素作用 成脂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由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分离出的MSC在体外培养、扩增后,使用罗丹明123荧光染料 结合流式细胞学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维拉帕米(0,2.5,5,10和20ug/ml)对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功能抑制情况。利用不同浓度的维拉帕米抑制骨髓基质干细胞的P-糖蛋白功能,并暴露于10-6mol/L地寒米松培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昧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黄进行了大量研究,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在急危重病中的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本文对大黄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