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储粮管理中的几个习惯性误区

来源 :2007年粮食储藏技术创新与仓储精细化管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kikuk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储粮仓库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粮库管理中熏蒸时不检查仓房的气密性、选择机械通风时机不合理、过于依赖微机测温、过分青睐样板仓等误区。
其他文献
通过对机械通风系统中地上笼风网的两种设计类型:"山"型和"圭"型风网进行的机械通风降温和环流熏蒸综合储粮试验,发现两种风网类型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圭"型风网设计效果更为理想,通风均匀性得到提高,能耗降低,1:1.5的通风途径比既能满足通风降温的需要,也适合于通风降水.
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分别采用通风类型即"自然通风降温"和"轴流风机缓速通风降温"的储粮试验,发现在青海高寒干燥储粮生态条件下两种通风类型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经对比试验研究证明"自然通风降温"更为理想,既能满足通风降温的需要,又保证了粮食在低温下储藏,使低温储粮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机械通风实现储粮低温,采用聚氨酯处理屋面,隔热层内压盖隔热,仓房、门窗、通风道口隔热密闭改造,对高大平房仓储粮采用隔热控温措施度夏,气温下降时,充分利用好储粮冷心实现均衡粮温,取得较好控温效果.
本文介绍了在江西地区,成功进行偏高水分稻谷实仓试验的基本情况,即通过开展机械通风、压盖、密闭、熏蒸等储粮技术组合,并定期检测和连续跟踪监测粮情、水分、品质指标,实现偏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过夏,在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的同时,储粮水分损失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提出在江西地区进行偏高水分稻谷储藏的建议.
通过对本地区气候状况的分析,结合高大平房仓粮堆大,气密性、隔热性能较好的实际情况,以及散装粮堆内各种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对高大平房仓实施了温控防治害虫为主,切实降低药剂用量;适时通风保持准低温储粮;长期密闭的绿色综合储粮技术.
根据本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最短的气候特点,在冬季对高大平房仓储粮采用机械降温通风等措施,春季气温回升前及时进行压盖密闭,使粮食常年保存在20℃以下的准低温环境,实现储粮常储常新的目标.
本文对仓储科技及设施设备技改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改进和完善设施设备、积极开展节支增效活动、广泛应用科学储粮的绿色储粮新技术、技术创新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储粮仓库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明确规范员工职责、建立针对各岗位职责完成情况的考核机制、规范细化条文、建立奖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储粮仓库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以人为本,从严要求、以规范化推动精细化、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搞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储粮仓库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粮库粗放式管理的主要弊端,阐述了仓储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介绍了实行仓储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