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绿霉菌CYP51B基因突变导致抗药性的机制研究

来源 :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y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咪酰胺对所得到的柑橘绿霉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最终获得11株抗药性柑橘绿霉菌。提取DNA并分别克隆其CYP51A和CYP51B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CYP51A基因敏感性菌株和抗性菌株之间未出现明显的规律性突变;抗性菌株CYP51A基因上游与敏感性菌株相同,未出现插入序列;说明这些菌株的抗药性与CYP51A的关联不大。而分析比较CYP51B基因,则发现抗药性菌株比敏感性菌株在基因上游多出199bp的插入序列,此外还出现了几个特有的氨基酸位点突变。
其他文献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了紫杉醇产生菌HDF-68在不同发酵培养时期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对菌株HDF-68紫杉醇合成期出现的特异表达和增强表达的条带进行了回收和克隆,获得了38个差异表达的条带。经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22个片段为假阳性片段,16个片段的杂交信号及其强度和DDRT-PCR中获得的结果一致。EST片段的ORF分析结果表明,在全部的16条EST中,都找到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OR
本研究从228株红色酵母菌中筛选产油脂的酵母菌株,并对其产脂类型进行分析。采用苏丹黑-B染色法从供试菌株中筛选出产油脂菌株169株;残糖量低油脂颗粒大的酵母菌株83株;高产油脂菌株12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酵母菌所产的油脂类型及含量:软脂酸8.55%-26.14%,棕搁油酸0.41%-2.94%,硬脂酸1.09%-9.08%,油酸17.12%-81.63%,亚油酸4.45%-61.27%,亚麻
本研究选取了14株指示菌和4种酶活筛选培养基对从云南昆明盐矿的盐卤及沉淀池周围环境土壤中分离获得的真菌采用滤纸片法进行少选。结果筛选到具有抗菌活性菌株有21株。
本次研究从洱海水、底泥和周边环境土样中共分离得到212株酵母菌。结合酵母菌经典鉴定与大亚基26S rDNADl/D2区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进行分类鉴定。鉴定为17个属、57个种。菌株主要为担子菌纲占总菌株数的63%,子囊菌纲为37%。
本研究通过对酿酒酵母生产延胡索酸工艺进行研究,发现TCA循环中间代谢物的外源添加可促进延胡索的积累量。过量表达米根霉的丙酮酸羧化酶基因RoPYC,则促进了延胡索酸的积累。综述所述,生物素的添加和碳氮比的增加促进了延胡索酸的积累,导致酿酒酵母可积累延胡索酸5.64±0.16g/L。
目的:研究氮源在促进T.glabrata丙酮酸生产过程中的调控生理机制。方法:在氯化铵与尿素两种氮源的条件下,对比分析T.glabrata胞内ATP水平、胞内pH、胞内NH4+浓度和丙酮酸羧化酶(PYC)活性等生理学参数的差异。结果: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与以NH4Cl为唯一氮源相比:(1)菌体干重、平均比生长速率、丙酮酸产量、丙酮酸对葡萄糖得率、平均耗糖速度和生产强度分别提高了11.9%,29.4%
目的:对发酵液进行脱色,以利于B19发酵液中紫杉醇前体的分离鉴定。方法:考察了活性炭对B19发酵液脱色的最优条件。结果:确定了发酵液脱色及10-DAB疑似物N回收的最优条件:活性炭用量1%(g/mL),温度60℃,时间50min,pH8。在此条件下,B19发酵液脱色率为(62.8±0.7)%,N的回收率为(87.2±5.3)%。结论:经过活性炭脱色,B19发酵液中的大部分色素被除去,降低了后期纯化
本文以天津泰达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间的污泥启动MFC,稳定运行14d后其功率密度达到792mW/m2。通过运行MFC对分离株的产电能力进行筛选,得到一株产电能力较高的微生物,将其命名为P2-A-1。通过对其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在菌体初始浓度为3.394g/L,醋酸钠为2g/L时,P2-A-1经MFC运行后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423mW/m2,比优化前提高了117.66%。
本研究通过PCR克隆和并构建该菌葡聚糖内切酶eg1S及膨胀素yoaJ,不含信号肤的egls-cn柳yoaJ-cn,及其相互融合eglS-yoaJ-cn和yoaJ-egIS-cn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表明:1、eglS编码499个氨基酸而yoaJ编码233个氨基酸;eg1S和yoaJ能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很好表达,成熟的eg1S-cn和yoaJ-cn没有检测到表达。2、eg
本研究将高效乳酸发酵大肠杆菌SZ63通过λRed重组系统将乳酸脱氢酶基因因删除得SZ64在SZ64菌株的基础上,分别将dld和11dD替换掉,获得SZ65。通过菌株的培养基优化后,在1/4LB+3/4M9+5%葡萄糖30℃厌氧发酵72h后,pQE30-adhB-pdc/SZ65和pQE30-adhB-pdc/SZ66的乙醇产量分别为19.38g/L,和20.06g/L。优化菌株经NTG诱变后获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