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大气放电事件观测研究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di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高层大气放电事件是对发生在雷暴云上方的一类放电现象统称,包括sprite(又称为‘红闪’或者‘红色精灵’)、elves(Emission of Light and Very Low Frequency perturbations dueto Electromagnetic Pulse Sources)(被称为‘淘气精灵’)、blue jets(被称为‘蓝色喷流’)以及gigantic jet(被称为‘巨大喷流’)等多种形式.与发生在雷暴云上方的其他放电现象相比,巨大喷流很难在地面观测到.2010 年8 月12 日晚,在我国大陆地区黄海附近雷暴上方(雷暴中心位于35.6°N,119.8°E)观测到一例巨大喷流放电事件,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距离赤道最远的发生在夏季雷暴上方的巨大喷流.研究结果表明,观测到的巨大喷流放电顶端约位于地面上方89 km.产生巨大喷流的雷暴是一个多单体雷暴,巨大喷流出现在雷暴发展阶段,云顶亮温约为-73°C,最大回波顶高为17 km,45 dBZ 雷达回波顶高位于12-14 km.与已有研究结果巨大喷流产生前后正地闪占主导不同,本文得到在巨大喷流产生前后负地闪占主导,而且负地闪在整个雷暴过程中占主导,表明产生巨大喷流雷暴的雷电活动特征存在多样性.另外有趣的是,本文观测结果是两个雷暴过程产生了两类不同的放电事件,产生巨大喷流的雷暴仅产生了这次巨大喷流,而另外一次雷暴则只产生了5 次红色精灵.这一研究结果丰富了对已有产生巨大喷流的雷暴的认识.此外,由于本文观测到的巨大喷流处在台湾FORMOSAT II 卫星搭载的ISUAL(Imager of Sprites and Upper Atmospheric Lightnings)观测设备的有效探测范围(30°S-30°N)之外,因此,本文也是对台湾卫星观测结果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全国714 个台站6-7 月逐日降水资料对1955-2008 年109°E 以东、25-40°N 站点做EOF 分析发现: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以31°N 为分界,两侧降水异常不完全同步,江淮地区降水异常可分为四种类型:南旱北涝型、南涝北旱型、南北同旱型、南北同涝型。这无疑增加了江淮梅雨的预测难度。利用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的风场、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要素对四种异常年份的高空位势高度
从混沌动力学来说明研究大气不可预报性的必要性及其客观存在性。业务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报不准是常有的事,其中就包含了大气的不可预报性。本文藉助离散数学定义了踌躇度和可预数。由此可以研究不同预报对象的可预报性和不可预报性,两者间的关系,并进行比较。指出求取大气可预报性和不可预报性的途径,着重说明了途径之一的经验评估法。
相对于人工观测雷暴日,闪电定位系统所记录下的闪电信息更为详细、客观、全天候,是气象和电力系统常用的重要基础数据.目前,使用记事本格式(Txt)对闪电定位数据进行保存较为常见.现有的做法存在若干问题与不足:1、记事本格式(Txt)无法满足数据高效分析的需求.2、Txt 格式没有为编程语言优化,开发效率低.3、LLS 原始数据格1式不统一,给统计、分析闪电定位数据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与工作量.作为一项基
目前雷电灾害日趋频繁,加上农村村民防雷安全意识淡薄,迷信思想深入,基本上所有的农村自建房屋均无有效防雷措施。本文通过对农村房屋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农村地区雷电防护现状,提出了完善农村防雷设施和增加房屋雷电防护的投入,以此来减小雷电对现在农村造成的损害。
本文借助防雷行政许可案卷评查中发现的问题,从项目的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卷宗档案制作、适用法律与送达等环节进行分析,总结了各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达到相关法规要求之处,并提出了存在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防雷管理机构人员主观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机构设置上的不合理之处。笔者结合目前的防雷行政许可案卷工作实践,从统一机构设置、制定防雷案卷制作标准、落实防雷案卷制作责任到人、以科研项目促进防雷案卷的规范
杭州地铁1 号线是杭州市首条开工建设的地铁线路,根据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地铁1 号线为连接中心城核心区与江南、临平、下沙副城中心区的骨干线。地铁建筑是投资巨大、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通信、信号、FAS、BAS、AFC、SCADA 等电子信息类设备系统众多且构成复杂,这些系统是维系地铁正常运营的中枢神经,一旦遭受雷击或雷电波侵入,将危及地铁正常的运输秩序,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另
晴天大气电场强度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于晴天大气电场的预测问题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小波分解(WT)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方法,对Verhnee Dubrovo 站点晴天大气电场观测站点的月平均值进行预测尝试.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晴天大气电场数据集ATMEL2007A,预测的具体步骤为:(1)选取db3 母小波对长度为50 的晴天大气电场强度月平均
本文对2010 年9 月13 日发生在浙江省中部的义乌城区附近一幢楼房室内隔墙倒塌灾害,从雷暴和雷电强度、空气冲击波原理、隔墙墙体的牢固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室内的隔墙未作有效加固处理,无一定的抗震能力,是隔墙倒塌的内因;当天的10 级大风所产生的风压,对隔墙倒塌具有一定压力影响,但雷暴云团强度强,雷电的负闪电流强度达到416.798KA,远远超过一般雷灾强度100-200KA 的值,在近距离
为了对雷击输电线路杆塔时的波过程进行分析,本文在已有杆塔主体等效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杆塔横担及斜材的等效模型。基于平行多导体等效阻抗理论,研究了杆塔横担的等效波阻抗模型。结合杆塔实际结构,考虑斜材对杆塔的影响因数,在杆塔主体等效阻抗模型基础上乘以斜材修正系数,得到实际杆塔主体考虑斜材时的等效阻抗。结合波阻抗定义式,将斜材修正系数分为影响主体的电容及电感修正系数进行研究,影响主体的电容修正系数由斜材引
本文详细分析了雷电流入地的作用机理和雷电流入地对地下施工中电雷管的破坏机理,得到了雷电波的谐波分量频率越低,雷电流穿透土壤深度越深,下垫面土壤电阻率低,雷电流穿土壤透深度越浅,反之亦然;在雷暴季节地下施工中,凡施工现场距地表面的厚度小于雷电流的穿透深度时,其施工中的电雷管会受到雷电的影响,容易发生雷电引发的灾难事故,应采措施加强电雷管的雷电防护等重要结论。并结合重庆市地方标准《煤矿防雷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