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频电磁法静态位移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2021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频电磁法(TFEM)是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发明的一种人工场源电磁法,改变了常规电磁法时间域与频率域分立作业的模式,提高了采集效率和精度。TFEM和其他频率域电磁法一样存在静态效应的问题,它是困扰数据处理的难题之一,严重影响了解释结果。近年来,大地电磁测深(MT)静态位移校正技术已日趋成熟,但针对人工场源静态位移校正方法的研究很少。本文从静态效应的产生机理出发,分析了人工场源与天然场源电磁法资料上静态位移表现差异;介绍了一种基于等效视电阻率的人工场源静校正方法,即先计算等效视电阻率,用MT中常用静态位移校正方法对等效视电阻率进行校正,然后反算振幅相位数据;最后通过正演和实测数据阐述此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户外运动成为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游戏场—当梯子遇到轮胎为例,通过分析户外运动实施的意义,指出在户外运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梯子与轮胎组合游戏,提高幼儿团队意识,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打造高效的幼儿教育。
一、活动背景自我园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以来,我们通过"同地异构""一物多玩"等活动形式,在重视幼儿自主探索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我园的操场、沥青路和小树林,废旧轮胎随处可见,这些在大人的眼里废弃的东西,在幼儿的眼里却成了宝贝。幼儿会根据不同的场地特征设计不同的玩法,有的自由滚动奔跑,有的在它上面跳来跳去,有的叠高爬山坡……幼儿是游戏的"主宰者",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践行《指南》,关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游戏、自主发展的机会,让幼儿成为游戏和学习的主人。
一、活动背景1.活动由来。幼儿园里有几个长短不一、平缓不同的坡,幼儿喜欢在坡上奔跑、嬉戏。他们有许多玩法,如穿上自制服装在坡上跑,在坡上滚小球,和小球一起比赛,看谁跑得快。他们还给这些坡取名字"赛车坡""迷宫坡""小矮坡"……玩了一段时间,幼儿对最刺激、最有挑战的"赛车坡"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将小球、轮胎等玩具放在"赛车坡"上,
期刊
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甘肃越野赛突发事件为背景,对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的现实困境进行探讨,梳理制约体育赛事风险应急管理的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研究表明:为维护赛事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保障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应通过增强体育赛事风险防范意识、构建体育赛事突发应急体系、完善体育赛事承办准入机制、深入落实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等策略提高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国产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国产操作系统航海保障应用软件开发的技术选型,并实践了通过跨平台开发工具Qt Creator在国产麒麟操作系统上海图平台的研制,可为其他航海保障软件国产化研制提供借鉴。
目的:探讨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血流
昼夜节律是最常见的一种生物节律,在哺乳动物中,许多行为和生理过程都表现出近似24 h为周期的昼夜节律变化,昼夜节律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分子计时器,即生物钟[1]。昼夜节律生物钟属于生物体内时间调控系统,是机体为了更好适应生存环境,在进化过程中自然条件下产生的[2]。昼夜节律分子反馈环路的核心部分是Clock/Bmal1组成的异二聚体,Bmal1是维持生物钟节律性振荡的关键基因,对维持24 h节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颈项僵硬不适等。对于其治疗西医尚无明确对症药物及治疗方法,中医对其治疗也处在逐步摸索阶段,针灸、推拿、中药都有一定疗效,同时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变机理,认为痰瘀阻滞是其重要病理机制;肝脾失调,气血不足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变部位在颈项部筋肉骨骼,久则涉及脑窍;病理变化多为虚实夹杂,虚者为肝脾失调,气血亏虚,实者为痰瘀阻滞,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