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系统中曝气生物滤池的检测与控制

来源 :全国中小城镇市政污水处理工程技术工艺高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fe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它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具有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优、占地面积省等特点,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的控制原理、控制流程以及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完成曝气生物滤池控制的系统结构.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四边简支接地功能梯度压电材料矩形板的稳定性问题.将位移和电势展开成双三角级数,并由三维压电体的控制方程导出以位移和电势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
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性I在核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除了传统上用作临床检查甲状腺功能和核素显像诊断外,更多地则被用来进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治疗以及甲状腺癌转移灶等疾病的放射治疗,在许多核医学科或同位素室,近年来使用I的放射性剂量已占其科室放射性核素总活度的绝大部分,其产生的电 离辐射和放射性“三废”也成为了医院对环境及公众可能造成放射性影响和危害的主要因素。
该文介绍了核电站循环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方法以及变态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修正关系。通过试验研究论主和比较各种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优化各工程设施,掌握核电站温排水以及随温排水排放的液体放射性释放物在模拟海域中的运动特征和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稀释倍数对应的液体放射性释放物影响范围比温排水影响范围大13 ̄40℅。
该文主要阐述了压水堆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中Irγ放射源工作所的外照射防护方法及其效果。
为了提高全国环保系统各放射性实验室的监测数据质量,及时发现和消除各实验室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特安排本次比对。比对由国家环保局主持,该站承办。鉴于有些实验室对环境样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放化分析工作开展不多,有的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该次比对方案中,安排了不同比活度、不同基体比对样品。
该项研究利用一个地下研究设施,采用原状含水层介质土柱,研究了超铀核素Np、Pu和Am在黄土弱含水层中的迁移以及腐殖质对迁移的影响。
该文首先指出了特定条件下高(气土)环境的存存值得注意,之后详细介绍了自行开发研制的被动式杯型Rn-Tn探测器及其主要特征。最后报告了利用这种探测器进行小规模室 内氡、(气土)浓度调查的结果。
该文介绍了该院研制的空气中C取样器的结构、性能,及取样器在现场使用运行一年的取样监测情况。该仪器可以在高达6 ̄8L/min的空气流量下工作,对空气中CO的 收集效率≥98℅。对于100min计数时间,空气中C的探测下限可低到0.036Bq/min。
实验测定了Ag加入量和酸度对AgCl沉淀的影响,筛选出能有效浓集海水中痕量Ag的条件,建立了在适当酸度条件下,通过加载Ag,使Ag与Ag载体作同位素交换并使AgCl沉淀,适用于海水中Ag环境监测的一种方法,给出了监测流程 ,对方法作了鉴定,并用实际海水样品作出检验。方法全程化学回收率为(92.3±2.3)℅,放化回收率为(83.0±4.0)℅,对Cs的去污系烽大于103,方法探测下限为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