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业遗产确定、陈列、保护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来源 :江苏省2016文化遗产日主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6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应列于其他价值之前优先考虑.根据工业遗产的特殊性,建议通过一定程序设立“历史文化工业区”.工业遗产的陈列要注意工业遗产本身的特殊性,原貌陈列在工业遗产中应占有很大比例.工业遗产的确定必须体现民族性,传统遗产“按照价值特别重要且有代表性、重要、比较重要来确定一、二、三级”的定级原则适用于工业遗产等级确定.
其他文献
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后,如何继续传承和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在彰显城市文脉的同时让世界遗产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如何亲和地实现世界遗产保护成果与全民共享?本文试图从常州城区段运河文化走廊建设的意义和策略等角度来探索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后的保护与利用问题.
文保志愿者是新时期深化文保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队伍.如何适应文保工作的新特点,创新理念,激发文保志愿者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能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专业型、服务型的文保志愿者队伍,是当前推动文保工作的重要课题.
常州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业景观打造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和集聚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依托恒源畅厂旧址等工业遗产建立起来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树立了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建设的标杆,其对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再生经验值得运河沿线其他城市借鉴.
立法是推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及合理开发的重要途径与制度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立法权进一步扩容,地方对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地方立法为保护文化遗产立规定制,对建立系统的地方文保法律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推动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聚集地,兼具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是最复杂的文化遗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村落的数量正在快速减少,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文物保护和延续利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传统村落的特点综合运用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作用来寻找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方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常州市的焦溪和杨桥传统村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蜕化,活力殆尽,各种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保护,非常有必要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本文以焦溪村和杨桥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为例,总结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点,通过比较焦溪村和杨桥村的历史渊源、自然环境、空间格局、人文底蕴等特征,明确其不同的特色价值.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基于特色价值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方法,从传统村落特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聚落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文化价值.近年,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的传统村落几经合并、改造,与渐行渐远.古村落中的许多古建筑,由于长期闲置或使用不当,大部分破损严重,有的已发生局部坍塌.在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关系?怎样对待各个时期的传统村落与历史建筑,留住更多的乡愁记忆?针对这些问题,苏州先行开展了大量积
21世纪初,预防性保护进入建筑遗产领域,得到普遍重视和快速发展,我国也在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预防性保护放到重要位置.苏州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起步较早,在评估、监测、规划、管理、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持续进行着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苏州地区实际情况的预防性保护体系.本文拟通过对苏州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原则和方法的介绍,总结苏州预防性保护成果,增进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也是整个民族发展的见证.在当今中国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软实力的主要内容——文化,已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纵观国际知名都市,无一不是文化名城,吸引人们的是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标志物.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当今文化遗产保护者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
“原真性”保护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也是保护工作的真正难点.近年随着“三普”工作圆满完成,更多建筑遗产的发现,在带给惊喜的同时,带来的更大的保护责任.尤其是较低保护级别古建筑的文物安全性问题日趋严峻,探索一条有效可行的“原真性”保护之路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在实际工作中,建筑遗产“原真性”保护工作经常遇到的一些困境,并进一步探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结合常熟地区多个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