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设施蔬菜微小害虫发生态势与种群调控对策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l7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陕西设施蔬菜粉虱、斑潜蝇、蚜虫、害螨、蓟马等微小害虫发生的态势,阐明了发生的特点及种群上升的原因,从温室生态系统健康出发,提出了O3杀虫、黏虫板诱杀、防虫网阻隔技术、高温杀虫、水淹法及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等设施蔬菜微小害虫立体化种群调控技术对策.
其他文献
以东亚飞蝗二龄若虫为测试对象,采用点滴法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与毒死蜱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与毒死蜱在供试的配比(1:3,1:4,1:5,1:6,1:7)范围之内,均具有增效作用,但以1:6的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达到306.34.
在温室条件下测定了苏云金杆菌等5种杀虫剂对广赤眼蜂的残留毒性。供试浓度为菜田防治推荐浓度,供试植物为油菜,用盆栽植株喷雾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和啶虫脒施药后的残效期较短,对广赤眼蜂雌蜂的存活和寄生能力影响较小.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喷施后1~3 天,其残留农药对广赤眼蜂的存活和寄生能力均有显著影响,但前者5天后对供试蜂种无显著影响,后者喷施后7天仍维持较高水平.在5种供试杀虫剂中,毒死
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解吸特性及pH值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供试的5#土壤中解吸为负滞后作用,而在其余7种供试土壤中的解吸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现象.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滞后作用不但与土壤的有机质和黏粒含量有关,而且也与土壤—水系统中除草剂的初始解吸浓度有关.研究同时表明,供试4种土壤在pH较低的环境下对烟嘧磺隆的吸附能力较强,随着pH值的升高,其吸附能力降低。
浙江省西南部丽水市桃园有天敌昆虫47种,分属于8目27科;鞘翅目、草蛉科、大草蛉的相对丰盛度最高;捕食性天敌昆虫占主导地位.
介壳虫天敌种类很多,其中捕食性天敌以孪斑唇瓢虫为主.此虫在新疆环塔里木盆地1年发生3代,以蛹或少数成虫越冬.采用Holling Ⅱ型和Ⅲ型模拟测定了孪斑唇瓢虫对枣球坚蚧、水木坚蚧和土伦球坚蚧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
以2组人工饲料(蝇蛆组优化配方和黄粉虫蛹组优化配方)饲喂龟纹瓢虫初孵幼虫,以大豆蚜饲喂的幼虫作为对照,测定4龄幼虫的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用2组人工饲料和蚜虫饲喂的4龄幼虫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蚜虫饲喂组;粗蛋白含量相当,均在8%左右;粗脂肪含量较低,仅为蚜虫饲喂组的2/3.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将提高虫体脂肪含量作为饲料配方改进的目标之一.
采用相转移法,通过溶剂、乳化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5%黄花蒿粗提物微孔剂的配方.试样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合格.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微乳剂对朱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04.67mg/L,而黄花蒿粗提物LC50为423.23mg/L,其毒力提高了3.04倍.
本文对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防治田间草地螟幼虫时对天敌昆虫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田间通过捕虫网扫到的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蝇、寄生蜂、草蛉、瓢虫和食蚜蝇;施用生物农药苦内酯、灭幼脲、楝素、除虫菊、阿维菌素后第5天,楝素对天敌的数量有所影响外,其他各生物农药对天敌没有显著影响;化学农药瑞劲特、功夫、阿维菌素+三唑磷混剂、阿维菌素+杀虫眯混剂、功夫+二嗪膦混剂施药后第3天和第5天对天敌的数
利用虫生真菌蜡蚧轮枝菌、芽枝状枝孢霉和圆斑弯叶毛瓢虫对湿地松粉蚧的自然种群进行控制试验,在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连续生命表的基础上,通过以空间状态方程为分析手段,对圆斑弯叶毛瓢虫、芽枝状枝孢霉和蜡蚧轮枝菌对湿地松粉蚧联合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组合比单独因子更能有效地控制湿地松粉蚧.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形状害虫诱捕器诱捕小菜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翼形诱捕器平均每天诱捕小菜蛾124.47头/个,明显优于水桶形诱捕器36.09头/个、漏斗形诱捕器22.15头/个、三角形诱捕器19.18头/个和干式诱捕器0.75头/个的诱捕量,前者与后四者有极显著差异.作为与小菜蛾性信息素配合使用的载具,翼形诱捕器可显著提高诱芯的诱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