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非符号分数与整数计算能力的发展及其与数字记忆能力的关系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数学能力可以使用符号(如数字)和非符号(如图形)两种材料进行测量,但有研究发现符号材料会对幼儿真实数学能力的测量产生干扰。为了避开数学符号的干扰而直接考察幼儿的分数和整数计算能力,本研究使用动画序列设计范式,考察了94名55-75个月幼儿的非符号分数和整数计算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避开数学符号的影响后,幼儿在分数计算任务上的表现稍弱于整数计算任务,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在分数与整数计算任务表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
其他文献
采用天津师范大学编制的个性素质量表对江西省4072名从小学五年级到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了解青少年个性素质现状及其发展特点,以及性别、年级、独生子女、城乡等因素对个性素质的影响。结果发现:(1)个性素质某些因素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责任因素上女生非常显著高于男生,意志、冒险、乐观-悲观、耐挫折、独立五个因素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除责任以外的其他因素上,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非独生
目的:在策略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水平是影响策略获得的重要因素,而以往的策略教学实验都是采用一种策略教学方法进行整班、整群的教学,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级差异。本研究拟探索适宜好、中、差三种不同层次学生的最优策略教学方法,以便因材施教。方法:实验以苏州市某小学五年级三个班级为被试,在删掉极端被试后,在三个班学生成绩无显著差异基础上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教学实验,在三个班随机分配三种
工作特征因其对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备受关注。其中,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因具有更好的推广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职业健康研究领域,并于近年被引入对师群体的研究。本研究以吴亮、伍新春在此模型基础上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为测量工具,以北京等地区的689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征现状。
本研究利用自编的、具有良好信效度指标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对我国七大地区部分省市3100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2)教师职业认同受到性别、教龄、学历、职称、月收入水平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女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男教师;不同教龄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生学历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显著低于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不同
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情境中蕴涵的道德元素的领悟和解释能力,这种对教学情境中道德成分的觉察和识别能力是教师德性教学行为产生的心理逻辑起点。研究以浙江省449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通过筛选蕴含内隐的教学伦理的情境故事(包含教学沟通情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评价情境等),创建情境故事伦理主题编码参照系统和记分方法,而开发出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测验工具对教学伦理敏感性的结构进行验证,并考察教学伦理敏感性在
本文对教师职业倦怠这一心理结构的独特内容,尤其是其核心成分的含义及各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了深入讨论.采用层面理论设计方法对马斯拉(Maslach.C and Jackson)的职业倦怠问卷(MBI)进行了修订并向2009年贵州省国培项目中223名受训中小学教师施测,以最小空间分析方法(SSA)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归因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对237名中学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归因方式与职业倦怠进行测查。结果:(1)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是并存的;中学教师在进行归因时,更倾向于做出可控性归因;中学教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依次表现为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去个性化,其中情绪衰竭尤为严重。
在教师面对学生时,有时需要教师努力表现他们没有的情绪,或去真正体验需要表征的情绪。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400名中学教师,对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努力对情绪劳动和情绪耗竭关系的中介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作为一项潜在的变量是使用自动、表层和深层情绪劳动策略与他们的情绪耗竭之间的中介。(2)心理努力,是被作为一个潜在的同一通路中的内部的中介。
心理授权是组织行为学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个体的工作行为和态度有着重要影响。考察心理授权的影响因素,对于构建心理授权的有效干预措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还未有研究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的影响因素,妨碍了该领域内相关研究的深入进行。相关研究表明,组织氛围和人格变量是影响个体心理授权的重要变量,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索性地考察了学校组织氛围、自尊与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
中小学班主任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教育部近年来两次发布关于班主任的文件充分说明了这一角色的重要性。班主任的素质影响甚至决定了其工作效能,而情感素质则是其整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本研究在分析和借鉴以往有关班主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概念与构想。然后,经过开放式访谈、词语调查、题项编制、问卷初测、问卷再测等程序,最终形成了包括6个大维度19个小维度共78个题目的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