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对初禾体智能教育中心中班、大班幼儿体能(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对初禾体智能教育中心幼儿的实验前后的体能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初禾体智能教育中心中班、大班幼儿体能状况,对比教学实验前后两个阶段中班、大班幼儿体能的身体指标差异,分析中班、大班两个年级间幼儿的各项目水平和等级分布是否存在差异,为相关幼儿体能机构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为我国学前幼儿体能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等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搜集了大量关于体育教学和幼儿体能的文献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创造科学且全方面的参考;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初禾体智能教育中心幼儿体育教师和相关体能专家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幼儿体能的特点及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实验法,对初禾体智能教育中心中班(男)、中班(女)、大班(男)、大班(女)四个组别各22名幼儿进行一学期的体育游戏教学,并对体育游戏实施效果进行合理监督,尽量较小实验误差。运用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实验前后中班(男)、中班(女)、大班(男)、大班(女)的速度素质都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前后中班(男)、中班(女)、大班(男)、大班(女)的下肢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前后中班(男)、中班(女)、大班(男)、大班(女)的上肢与腰腹肌肉力量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前后中班(男)、中班(女)、大班(男)、大班(女)的平衡性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前后中班(男)、中班(女)的协调性与下肢肌肉力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班(男)、大班(女)的协调性与下肢肌肉力量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前后中班(男)、中班(女)、大班(男)、大班(女)的柔韧性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级间幼儿的折返跑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间幼儿折返跑等级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间幼儿的立定跳远水平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级间立定跳远等级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间幼儿的网球投掷水平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级间网球投掷等级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间幼儿走平衡木水平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级间幼儿走平衡木等级分布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级幼儿双脚连续跳水平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级幼儿的双脚连续跳等级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间幼儿坐位体前屈水平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级间幼儿的坐位体前屈等级分布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体育游戏提高了初禾教育中心中班、大班幼儿的体能(速度、力量、协调、平衡、柔韧素质),特别是在中班、大班幼儿的速度素质、上肢与腰腹肌肉力量和平衡性方面提高明显,以及大班幼儿的协调性与下肢肌肉力量提升显著。2)中班、大班幼儿的速度素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力量、协调、平衡、柔韧素质则在年级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中班、大班幼儿的速度、力量、协调素质的水平不存在年级间差异,而中班、大班幼儿的平衡和柔韧素质的等级分布则在年级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