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C111176与鹅肥肝形成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ao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缺乏有效开放阅读框(OFR)、自身不编码蛋白、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的RNA分子.lncRNA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调控角色,它参与表观遗传修饰、转录以及转录后等多水平的调控过程.目前,许多研究发现lncRNA在细胞分化与增殖、生长发育、器官生成、免疫应答及肿瘤发生等生命过程中均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同时lncRNA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也有密切的联系.虽然lncRNA参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等研究报道已有很多,但它们与脂肪肝发生的研究却非常少.本实验室前期利用RNA-seq技术对鹅肥肝与对照组进行了转录组测定,发现了部分在鹅肥肝中差异表达的长非编码RNA.本试验从中选择差异极为显著的lncRNA—C111176为对象,分析其表达规律、调控因子并对及其可能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其他文献
1引言Myozl基因主要在骨骼肌快肌纤维中表达,在信号传导,肌肉分化和快慢肌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可以通过改变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的活性,调控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的表达,进而调节慢肌纤维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改变肌肉纤维类型组成的目的。由此推测Myozl可能是影响畜禽屠宰性状和肉质性能的候选基因。目前尚未见关于鸡Myozl基因的报道。
1引言由于禽类胚胎发育的特殊性,家禽不易获得配子和单细胞受精卵.原始生殖细胞(PGC)作为功能性配子的前体细胞,具有独特的多能性和分化潜能以及发育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在起源、迁移路径和发育方面与哺乳动物有着很大区别.早期发育过程中禽类PGC独特的迁移模式使得PGC容易被分离提取,是建立胚胎干细胞系的理想细胞源.PGCs在鸡胚发育第13-15期在血液中循环,随后在第27期迁移到生殖嵴,并最终发育为功能
1引言肠道的发育是家禽饲料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肠道的长度是肠道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鸡肠道的长度与采食量有关,并影响动物生产。而盲肠被认为是鸡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场所,其长度与消化能力相关。因此,对鸡盲肠长度的遗传结构进行解析很有必要。解析遗传结构的方法包括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与传统QTL定位策略相比,GWAS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检测变异效果的强大能力并将变异定义到较窄的基因组区域。在过去几年中
1 Introduction The mechanism on hormone synthesis differs between mammal and birds.Specifically,in mammal,TC(the-ca cell)are capable of de novo production of androgens and GC(granulosa cell)exert estr
1引言饲料转化率是影响家禽养殖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家禽产业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目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匮乏,饲料原料的紧缺,饲料价格不断增加,培育出耗料量少,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的品种将成为当前家禽育种工作的重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际上主要利用剩余采食量(RFI)作为评价饲料利用效率的指标。广西麻鸡是仅次于广西三黄鸡的另一个开发利用推广程度较好的品种,养殖规模有赶超广西三黄鸡的趋势
1引言疾病抗性是家禽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种复杂性状.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P)引起的一种急性、系统性疾病,虽然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被净化,但在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仍时常暴发.目前对于鸡白痢抗性的遗传研究比较缺乏,一方面由于抗病表型的获取需要很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国际上对鸡白痢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除净化.由于我国环境的复杂性,很难将所有鸡群的鸡白痢完全净化.培育抗鸡白痢的品
1引言鸡的产蛋性能与卵巢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而卵巢内卵泡的生长发育受到体内多种内分泌/旁分泌信号的共同调节.生长分化因子9(GDF9)被证实在哺乳类卵泡发育中有重要作用.Johnson等(2005)研究表明卵母条件性培养基中的GDF9可以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但其内在作用机制并不明了.本试验旨在探索GDF9对产蛋母鸡卵泡(包括等级前和排卵前卵泡)颗粒细胞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理.
The chicken HSPB9(cHSPB9)is a subclass of the alpha-crystallin,small heat stress protein family,be-longed to the HSP30 family.Under heat stress,cHSPB9,without any introns,prefers to express and combin
1引言北京鸭和野鸭在脂肪沉积能力上具有很大差异,相同饲养条件下北京鸭Z2系8周龄皮脂率和腹脂率分别比野鸭高2倍和10倍。脂肪酸是脂肪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脂肪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肉品的风味与营养价值,如n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目前我们对北京鸭和野鸭在脂肪酸组成与含量上的差异知之甚少,分析两个品种脂肪酸谱的差异将为鸭肉营养价值评定和优质肉鸭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1引言脂肪组织和骨骼肌之间通过各自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进行某种联系,这种信号传递对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脂类代谢及肌肉组织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肌肉与脂肪的互相作用已是动物育种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一定范围内,肌内脂肪的含量越高,肉的品质就越好。与猪、牛、羊等家畜不同,鸡肌内脂肪组织分布不均匀且一般不可见,无法直接采集纯的脂肪组织;另外,肌肉组织分离的前体肌内脂肪细胞和肌卫星细胞的密度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