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波段高功率微波对大鼠海马组织辐射损伤效应的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b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S波段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辐射对大鼠海马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S波段HPM辐射50只Wistar二级雄性大鼠,于伤后6h、1d、3d和7d通过Y迷宫检测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并取海马组织,经光镜、尼氏体染色、原位末端标记和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海马组织损伤特点、细胞凋亡情况以及NSE和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 HPM辐射后,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并可引起海马组织水肿、疏松,血管扩张.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减少或消失.损伤以CA-4区和齿状回较重,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病变在7d内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神经元NSE表达增强,组织间隙和血管腔内也可见到NSE的表达.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表达增强,粗纤维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短,变粗.结论 S波段HPM可明显损害实验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可引起海马组织形态结构发生改变,以神经元变性、凋亡和坏死及间质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NSE和GFAP参与了其病理过程.
其他文献
介绍了L波段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研究中,长脉冲强流相对论电子束(IREB)经过输入腔和中间腔间隙后的脉冲缩短问题,分析了造成束流脉冲缩短的主要机理之一是高频系统的角向非均匀模式与电子束相互作用而使得束流扩散而形成的,并经过实验参数的调节,减轻了长脉冲IREB的脉冲缩短问题,得到了较强的基波调制电流.从长脉冲加速器引出500kV/3.5kA/1.3μs的电子束,经过输入腔和两个群聚腔的
基于引导磁场和相对论近似条件下的空间电荷限制流模型对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二极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粒子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极管结构优化设计、引导磁场及其位形优化设计,开展了强流电子束二极管的重复频率运行实验及阴极材料发射特性实验研究,二极管输出电子束电压超过500kV,束流约5kA,脉冲宽度40ns,重复频率100Hz.
本文基于渡越时间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结构模型的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研究了谐振腔的高频特性,利用场分布进行了一维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产生高功率微波.采用粒子模拟证明了一维非线性分析的结论,并优化设计出五腔渡越管振荡器.最后,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参数调节,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在大约9.25GHz的频率上,微波输出峰值功率约为780MW,脉宽(半高宽)约为21ns,束
爆磁压缩发生器(MFCG)理论模型包括磁流体动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等效电路模型.本文将根据对MFCG等效电路分析,构建出等效电路模型,实现运行状态的全过程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影响运行性能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为MFCG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对电感储能/电爆炸丝断路开关功率调节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此为基础,研制了输出峰值功率大于20GW的小型化低阻负载电感储能/电爆炸丝断路开关功率调节装置.实验结果为:以电容器作为初始能源,在6~10Ω电阻负载上输出脉冲电压大于400kV、脉冲电流50~60kA,峰值功率大于20GW,能量转换效率大于30﹪.以爆磁压缩发生器作初始能源,在6Ω电阻负载上输出峰值功率为12GW.
北京大学射频超导实验室已经建成DC-SC光阴极注入器,包括激光驱动光阴极系统、Pierce直流加速结构,1.3GHz 1+1/2纯铌超导腔,恒温器低温系统,4.5kW连续波微波系统,1/16分频与同步控制系统,束流诊断系统和能量分析系统等.现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进行了电子束出束实验.
分析了Cerenkov束波相互作用中使用单段均匀慢波结构的缺点,指出采用分段慢波结构可提高束波能量转化效率的可行性.通过粒子模拟方法,比较了两种结构中束波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并说明了后者有束密度群聚充分、束电子速度分散小,产生微波效率高、频谱质量好,最佳工作电流大、输入电功率高等优点.
介绍了准光腔型自反馈虚阴极振荡器:利用光学谐振腔标量波动理论,分析了准光学谐振腔的腔场特性;并采用二维半全电磁PIC程序对器件进行了粒子模拟,得到了主频为6.6GHz,平均功率超过1.0GW,以准高斯模为主的微波输出,束波作用平均转换效率接近10﹪.
本文所提出的锥形慢波发生器具有不采用外加引导磁场、结构简单、易于提取微波等优点.利用粒子模拟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锥形慢波发生器可以有效地产生高功率微波,微波功率达到1.25GW,转换效率为25﹪,频率介于4.80-4.92GHz;同时分析了电压、束流等参数对微波输出和转换效率的影响.
本文利用模式展开理论获得了相对论耦合腔行波管中慢电磁行波与电子注非线性互作用的三维理论模型,用其分析了Ka波段相对论耦合腔行波管中的非线性注波互作用过程.该模型包括三维高频场、三维电子运动,以及改进的三维交流空间电荷场.除此之外,该模型还能计算由扰动电子注激发的反向辐射,以及横向电子运动对注波互作用的直接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电荷场对注波互作用影响很大,会造成互作用输出功率饱和位置推后,饱和值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