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钙不动杆菌PHEA-2苯甲酸降解基因簇的克隆及功能的研究

来源 :2007两岸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599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甲酸是多种芳香化合物生物代谢的中间产物,广泛应用于塑料、食品、燃料、制革、合成橡胶等行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被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列为最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在自然环境中,某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这类化合物的能力,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实验室从某炼油厂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甲酸和苯酚的菌株--醋酸钙不动杆菌PHEA-2,它最大耐受苯甲酸的浓度为60mM,远远高于目前报道中细菌的最大苯甲酸耐受性.通过基因组文库筛选的方法,获得了约10 Kb的苯酚降解基因簇.该基因簇下游有一功能未知基因ORF8,ORF8位于苯甲酸降解基因簇的上游.因此我们构建了带有卡那霉素抗性的突变株A2P342-16,作为筛选包含未知基因的良好的标记。
其他文献
资源急剧减少,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药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我国中药材资源种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药用动物有1581种.本文研究一、我国药用生物物种资源现状,二、药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三、采取的对策。
悬钩子属植物(Rubus L.)属蔷薇科(Rasaceae),种类繁多,全球约有750余种.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悬钩子属植物194种,其中特有种138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极其丰富.悬钩子属植物在国外,尤其在欧美国家从19世纪开始已将悬钩子属植物作为重要的小浆果进行栽培,而我国的悬钩子属植物则绝大多数仍处在野生状态,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本文研究如何利用和开发我国的野生悬钩子属资源对推
2001年起台湾加入GBIF成为副会员,且在国科会之支助下以三年期间完成台湾生物多样性信息网(TaiBNET,http://taibnet.sinica.edu.tw)之建置,共收录45,000种物种名录,同时并完成GBIF台湾入口网TaiBIF之建置(http://taibif.org.tw).初步完成台湾本土物种之标本、文献、解说及分布等数据之整合,利用学名及GIS可连接或直接撷取国内外网站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十几年来,极端环境微生物因其具有特殊的基因类型、生理机能和代谢产物,潜藏极大的科学和应用价值而成为世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新疆特有的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蕴育出极为丰富的特异微生物资源,对它们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必将带来某些生物技术工艺的革新,改变生物工程的面貌,实现良好、稳定的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建设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新疆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本文采用美国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批准使用益生菌名单的5种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菌种(长双歧杆菌B.longum,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短双歧杆菌B.breve)进行分析鉴定,试验菌株均为已知来源的菌株(CICC 6068,CICC 6069T,CICC
红曲早期之应用多集中于色素及酵素,近年来之研究则有:红曲之加工研究、红曲之功能性评估研究、橘霉素检验及红曲安全性研究以及红曲安全性相关研究.台湾大学在红曲生产及应用方面之研究成果有:红曲二次代谢产物分析、红曲二次代谢产物生产、红曲二次代谢产物功效评估、红曲于饲粮添加上之应用、新加工技术于红曲上之应用以及预防医学上之应用等.红曲菌首次被分离纯化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近几十年来有关红曲的功效相继被证实,有
本研究室在多种微生物肥料之研发上,已自台湾各地区筛选分离并开发多种本土新颖菌种,其中包括游离固氮菌、溶磷菌,与具有植物生长促进活性之根圈微生物,进行系统性之菌种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基因型分析与细胞化学组成分析,确定各本土分离株之分类地位.为确认本土分离株在微生物肥料开发上之潜力,进行多功能特性之筛选及测试,针对纤维素分解酵素、聚木醣分解酵素、果胶质分解酵素、几丁质分解酵素、胺基酸脱羧酵素、蛋白质分解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系统,覆盖了地球面积的70%以上,海洋所蕴藏的各种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据估计仅深海海底的微生物生物量就占整个地球生物总量的56%.南北极、海底热液区、海底冷泉区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极端环境,嗜低温菌、嗜高温菌、嗜酸菌、嗜碱菌、嗜压菌以及各种古细菌远未被认识.因此,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在国内外都成为了一个热点,各国的资源考察船争先潜入深海、驶入极地,从事科学研究与资源采集.本文介
稀有放线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在自然界中,稀有放线菌在生物量上大大少于链霉菌,加之其生长缓慢,营养要求特殊,在过去较少分离得到,因而其研究及应用相对较少.据统计,在目前所发现的抗生素中,放线菌产生的约占67%,其中稀有放线菌产生的约占15%.随着选择性培养基和各种技术措施的应用,稀有放线菌的出菌率越来越高,从中发现的活性物质也越来越多.本文探讨稀有放线菌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苯酚等酚类化合物通常发现于工业或其它污水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巨大、直接和潜在的危害.某些微生物可经济有效的将此类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机物,消除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本实验室于2000年从炼油厂排出的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醋酸钙不动杆菌PHEA-2,克隆到包含全部苯酚羟化酶基因(mph)的10kb片段,在其上游有一个不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1,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和醋酸钙不动杆菌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