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处理湿法炼锌废水

来源 :第30届全国硫酸工业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47150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湿法炼锌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讨了湿法炼锌废水生物法技术进展,介绍了荷兰帕克生物技术概述及其在Budel-ZinkB.V.公司的生产实践情况。
其他文献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包埋剂,包埋活性污泥。以小球强度、粒径大小、成球难易为指标定性确定包埋条件。以最佳包埋条件下制备的活性污泥固定化微球为吸附剂进行重金属铅溶液的吸附实验,研究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间120min;pH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pH=7时吸附效果最佳;最佳温度选择30℃;在低浓度时,固定化微球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铅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利用人工模拟活性污泥的方法,比较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猪场沼液的净化效果,旨在研制适合处理猪场沼液的复合菌剂,为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实验表明:三种微生物菌剂对猪场沼液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能够较好地去除沼液BOD5、总磷、粪大肠菌群,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61.5%、83.0%、99.0%,发芽试验也证实植物毒性的良好去除效果,发芽率提高38.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45.2个百
采用浓度梯度筛选的方法,从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中筛选到1株能耐受并吸附Ni2+的菌株,命名为Ni-1。采用单因素法对该株菌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培养条件为:T=30℃,pH=7.0,1.0%的NaCl。考察了菌株Ni-1对Cu2+和Ni2+的吸附性能,并用表面响应法优化了吸附条件。菌株Nj-1吸附Cu2+的最优条件为:Cu2+100 mg/L、投加菌量(湿重)0.85 g、溶液pH=6.
二苯并噻吩(DBT)是石油中主要的杂环类有机硫化物,本文以DBT作为模型物,从被石油污染的废水中分离出一株高活性的能专一降解DBT的脱硫菌6-1。通过测定该菌株的生长曲线发现,菌株6-1生长大约12h后进入对数期,对数期持续约50h。此后其生长进入稳定期,稳定期持续约40h,期间菌株细胞浓度基本不变。通过五组单因素实验,得到了菌株6-1的最优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为7.0,发酵温度为30℃;最佳
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40 kt/a硫铁矿制酸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较早使用热电除尘器及封闭酸洗净化的厂家之一。经过20多年的运行,其间虽然对装置的个别设备进行了改造更新,但大部分设备已比较破旧,安全和环保隐患大,消耗高,多项工艺指标尤其是环保指标达不到行业标准要求。2008年5月公司决定进行改造,并把产能扩大到80 kt/a。本文介绍了改造后工艺流程、设备分析和使用效果。
硫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SO2、酸雾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其中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硫酸工业年SO2排放量约100kt,占全国SO2排放量的0.4%,占化工行业SO2排放总量的9.0%。目前,国家环保部已完成新的《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制定并即将颁布实施,该标准规定硫酸工业SO2排放排放限值为400 mg/m3,与现行标准960 mg/m3的限值相比,SO2排放更为严
近年来硫酸生产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大型硫酸装置在我国的相聚建成投产,硫酸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09年达到了71000kt/a以上,单系列硫磺制酸装置最大规模达1 000kt/a,硫酸产能的不断提升对SO2排放提出严峻的考验,如何控制好尾气SO2排放,成为硫酸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型制酸装置的建成淘汰了一批生产规模小、尾气SO2排放高的装置,为降低尾气SO2排放取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2
国内硫酸尾气的氨法脱硫工艺为氨酸法,其工艺是利用制酸装置产出的硫酸分解氨法吸收液,回收的高浓度二氧化硫返回制酸系统,酸解液用氨中和后,产出农用硫酸钱化肥。氨酸法工艺流程长,投资较高,特别是酸解设备腐蚀严重,维修量大,且生产中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文将红磷分公司800kt/a硫酸尾气脱硫装置生产实践的相关设计及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介绍。
在硫酸生产过程中,炉气净化工段采用酸洗净化,需要外排酸性废水以平衡系统。对于废酸如何净化、如何回用,以达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上海西恩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陕西金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液体过滤技术开发和液体过滤设备生产,着重研发表面过滤技术所依赖的关键材料—滤膜,新型自动化低压反洗液体过滤设备—自动反洗表面过滤器已在多个厂家成功应用。本文介绍了表面过滤技术的改进情况,探讨了其在酸性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