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平台TKA在年轻活动量大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全膝关节成形术(TKA)作了简要的介绍,针对TKA后聚乙烯垫易磨损造成分层的现象,在对假肢体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假肢体设计中增加了旋转平台,更适合年轻活动量大的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专科疾病特点,开展阶段式、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护理水平,缩短功能恢复时间.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患者150例.根据专科特点在教育多元化的基础上,将健康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贯穿病人整个住院过程.每一阶段健康教育实施后1-2天,采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有针对性的制定下一阶段健康教育计划.结果:实施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病人易于接受,记忆牢固.
目的:根据设计的肩关节外展包对巨大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关节制动,并对肩关节巨大肩袖损伤患者手术后应用肩关节外展包制动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进行总结.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巨大肩袖损伤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5岁.采取肩关节镜下双排重建对损伤肩袖进行修复,术后均用肩关节外展包进行制动.对16位患者外展包应用期间进行VAS评分以及术后临床护理康复效果进行观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BPs)的利与弊,明确骨松骨折患者使用双膦酸盐的方法.方法:就骨折前后(不同时机)使用双膦酸盐对骨折愈合影响;骨折者使用不同抗骨松药物对骨折愈合影响;不同剂型BPs(使用间隔)对骨折愈合影响;不同固定方式下BPs对骨折愈合影响进行文献检索,并分析归纳综述.结果:BPs不影响骨折的最终愈合.使用双膦酸盐的好处有:1.有效增加骨痂量,增加骨折处的生物应力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介入两种不同的康复治疗技术,观察其疗效,进一步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的康复.方法:按病区将42例患者分为本体感觉促进组(26例)和对照组(16例).本体感觉促进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而对照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术后6个月末进行位置觉测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稳定性检查.结果:1.位置觉测定:本体感觉促进组在被动角度重现中,患侧膝的总
目的:回顾分析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术治疗肩锁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11例,依据Rockwood分型,Ⅱ型5例,Ⅲ型6例,Ⅴ型1例.对其中的5例Ⅱ型同时合并肩锁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的锁骨远端切除术进行治疗.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2岁—58岁,平均42.3岁.肩锁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为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赘形成.术前通过肩
本文通过收集小儿血尿的临床资料,对头孢孟多酯钠致小儿血尿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患儿输液时要严密观察.一经诊断由于药物引起血尿,立即停药,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林格氏液250ml静滴,多饮水,250ml生理盐水间断膀胱灌注后更换尿袋,卧床休息等相应护理,血尿很快消失.
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探讨了胸腰段骨折经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有:治疗方法选择错误,手术入路选择错误.手术操作技术不当,包括减压不彻底,止血不仔细,内固定透视存在疏忽,植入技术存在疏漏,植骨融合不充分等;术后处理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卧床时间不统一,支具佩戴不标准,术后对于引流的观察和处理不及时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提高手术疗效及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
在研究脊柱、骨盆、髋关节平衡关系的基础上,找出了病变髋关节失衡的病理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软组织松解策略,为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疗效提供参考.
本文简要介绍了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适应症及手术前的准备,重点对手术过程中显露、假体去除及截骨等操作技巧做了详细的研究,并讨论了假体选择方法,及骨缺损、术后感染的预防机制.
本文简要介绍了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术后感染率,对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致病微生物的研究,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及时用抗生素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