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粗江篱浮筏式养殖技术初探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2003全国海水设施养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江篱(GracilariagigasHarrey)是一种多年生的暖温带大型红藻,是我国广东、浙江、台湾沿海藻类养殖品种之一.其藻体直立,一般藻体高达20~50cm,枝径2~3mm,新鲜藻体呈紫红色,肥满多汁,分枝互生或偏生,是制造琼胶的原料之一,并可望成为养鲍业的主要鲜品饲料,尤其是夏秋季养鲍的优良饲料.2001年,福省连江县部分渔民率先在罗源湾人工养殖粗江篱,水产技术员正着手推广其养殖技术,期望成为沿海藻类养殖的主要品种,现将其养殖技术报告。
其他文献
齿舌(radula)是一个特殊的口器,许多软体动物都有,其基本构造为肉质的突起上有角质化的锯齿,可刮取石头上的植物或是较软的肉,是软体动物消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口球内
会议
近十年,中国海水工厂化养鱼迅速发展起来,养殖水面达到约200万m2,然而大部分是敞开式流水养鱼,技术处于初级阶段.这种模式能耗高、单产低、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其排放水又污
会议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Temmincketsehlegel)又称偏口、比目鱼等,隶属于鲽形目,为冷温性近岸底栖鱼类,栖息于沙泥底质、岩礁的浅海,分布于太平洋西岸、千岛群岛到香港海
会议
国外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养殖型式以流水为主,单位养殖产量较低.直到20世纪80年代,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才真正以产业形成于世,并逐渐注入了新技术,其中
会议
种质资源是水产养殖生产、优良品种培育及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水生生物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对于我国
会议
大西洋牙鲆(Atlanticflounder)学名犬齿牙鲆(Paralichthysdentatus)或狼齿牙鲆,英文称之为Summerflounder,即夏季(日、令)鲆,也称巨齿牙鲆(Large-toothflounder).大西洋牙鲆
会议
大菱鲆是原产于欧洲的一种名贵比目鱼.它性格温驯,体形优美,肌肉丰厚白嫩,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近似甲鱼的裙边和海参的风味,营养价值很高,是理想的保健和美容食品,深受欧美各
会议
紫菜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沿海农民经济重要来源.在长江以北栽培条斑紫菜(Porphyrayezoensis),长江以南栽培坛紫菜(P.haitaneusi)为主.浙江省的坛紫菜
种胆采自辽宁省长海县塞里岛,胆径8~11cm,重210~420g.采捕种胆的最适时间8月中旬到9月中旬,水温为22~24℃,详见表1.成熟的种胆生殖腺指数达到20%以上,解剖时可见5块桔子瓣状的生
会议
对虾养殖在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今对虾养殖的总体趋势表明,养殖所需要的苗种来源逐渐地由野生苗种或野生亲虾生产的苗种向全人工苗种过渡,最终全人工苗种将替代野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