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病人的心理护理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中日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xiahe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顺利度过手术后自我形象改变心理障碍期,该科通过对21例结肠造口病人加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够正确看待结肠造口,并能掌握人工肛门的自我护理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了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下肢缺血性慢性溃疡临床疗效,为推广普及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12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7例73处不同深度、部位、病因的下肢缺血性慢性溃疡全程应用MEBO治疗,其中配合手术治疗7例.结果:47例病人,治愈39例,治愈率82.9﹪,好转3例,占6.38﹪,平均治愈天数为49天.结论:MEBO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下肢缺血性慢性溃疡疗效显著、
本文探讨了透皮药物体内吸收的途径。药物经皮吸收有二种途径,一种是透过角质层及活性表皮进入真皮,另一途径是透过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的吸收到达真皮,毛细血管位于真皮的上部,药物进入真皮后,就会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为此对于透皮药物的实验研究、药物评价等的标准是以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来衡量的.随着科学对细胞生物学机制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显微化,现已揭示出组织通道也是人体微循环中的重要部
偏头痛一般是由早期血管痉挛和极期的血管扩张引起血流障碍,导致血流不通畅,累及痛觉纤维神经,因而发生剧烈的头痛.吴震西老中医带领的南通市中医院内病外治科研小组自1980年开始,用自制的头痛塞鼻散治疗偏头痛,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后由绢包塞鼻改为鼻嗅吸纸锭剂嗅闻,取名为"头痛塞鼻锭"(TSS),并与中国药科大学协作,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肯定。
为根治大肠平坦型病变,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该院采用经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对12例大肠平坦型病变进行大肠镜下治疗,本组用EMR切除的12个平坦型病灶的病理结果为:炎性息肉2例,管状腺瘤5例,管状腺瘤伴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度非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局部恶变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局部重度非典型增生有恶变倾向1例,肠腺体异型增生考虑癌变1例。EMR的操作是经大肠镜向病
目的:探讨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残留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该手术方法治疗28例结肠瘫痪症患者。结果:28例中痊愈25例(89.3%),缓解3例(10.6%),出现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残留综合征4例(14.3%)。结论:肠管本身的功能并未尚失,分泌、吸收等功能依然存在,旷置肠管内的分泌物、粘液等可从远端流出,而远端的粪便在蠕动时也可能反流进入旷置的肠段。而神经结、肌肉等病理改变
慢性结肠炎,全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多在饮食不当、劳累或精神抑郁时发作,病情轻重的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多有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表现。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或起居不慎、脾胃受损、运化失常,酿生湿浊,下注肠道,颇为棘手。近年来临床上使用中药灌肠法治疗效果较好。保留灌肠方法已被常规用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因为此疗法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护理工作
语言是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日常相互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最基本工具。狭义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修养。广义上能够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强弱以及文明度。
目的:纤维结肠镜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充分做好纤维结肠镜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尤为重要。方法:病人做镜检前需做好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准备,打消其顾虑,认真做好化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血压等检测,让被检者了解检查内容、时间、饮食要求、药物用法、禁忌症、注意事项及肠道准备等相关事宜,以便更好地配合检查与治疗。结果:通过严格实施和强化了临床1300例纤维结肠镜检查与治疗工作,
低位直肠癌、肛门癌等癌变部位接近肛门,距肛门5cm以下的直肠癌临床上常用Miles术予以根治。临床治疗上效果满意了,临床护理也要达到预定目的。我们常讲——三分治疗,七分护理。Miles术后护理比一般腹部手术、肛门部手术后护理要求、标准均高,即要尽量消除因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还要指导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对其家属做好健康指导,使病人树立康复信心,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痊愈。2005~2006年上半年共收治
肛肠疾病包括外痔,内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等,而治疗肛肠疾病的最佳方法是手术治疗。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而护理对这些疾病的痊愈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