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MMU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来源 :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员出舱执行空间作业期间,载人机动装置(Manned maneuvering unit,MMU)可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救生和一定的机动能力,但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导致航天员肢体运动给MMU的姿态稳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干扰和影响,人机耦合效应显著.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将航天员简化为由铰链接的9刚体节段模型,根据动量矩定理,建立了航天员-MMU耦合系统姿态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航天员肢体运动的规划,分析了不同肢体运动类型对MMU姿控过程的影响.对三组规划动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MMU姿态机动过程中,航天员做屈膝动作,能耗最小;航天员做先屈膝再伸展动作,时间最优.
其他文献
针对空间机械臂平台中挠性机械臂与平台的耦合情况,采用伪速率反馈控制方法对机械臂平台的姿态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使机械臂平台的姿态控制系统满足稳定性、控制精度等性
空间目标跟踪与监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弹道导弹目标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识别、定位与跟踪,其在导弹防御系统中占据核心位置.研究了基于空间跟踪与监视卫星测角信息对目标
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拥有了战略制高点,各国在未来战场中将越来越依赖于太空力量.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军太空力量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战略司令部构成,以及构成主要太空力量的空军
针对产品的性能退化轨迹呈现为非线性特性,且个体的性能退化数据为小样本的情形,为了充分利用产品的性能退化数据进行特定个体的实时寿命预测,从研究数据相似性的角度出发,提
随着航空器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航空器安全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航法规作为保证航空器安全性水平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来源于航空飞行事故.本论文旨在通过运用Bow-Tie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建设、自主运行的卫星系统,由于地球静止轨位在轨卫星数量非常多,轨道和频率资源非常拥挤,其中东经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4个轨位均存在与
船摇预测是影响空天飞行器海基测量的关键因素,从统计物理角度采用Hilbert-Huang(HH)变换方法对数组实测船摇数据进行研究.每个一维时间序列通过给出的新方法构造产生一个二
航天试验的牵引和技术发展的需求,使得航天器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自主性,也对地面控制的协同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国航天器在轨控制基本过程,结合平行系统理论,
脉冲星具有稳定的周期频率和位置坐标,能够提供航天器需要的重要导航参考信息.本文构建了以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导航授时、定位和定姿为主要功能模块的导航仿真系统,并用形式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复杂工程系统和体系,体系的安全分析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强烈关注.通过三起安全事件引出了体系安全相对于传统系统安全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