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剩余浓盐水灌注太阳池的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利用海水淡化剩余的浓盐水经过进一步晒制浓缩来灌注太阳池的相关问题。通过不同浓度盐水蒸发量的实验,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利用彭曼经验公式,拟合出适合不同浓度盐水的蒸发量模型,进而计算出浓缩不同盐度溶液所需海水淡化剩余浓盐水用量及时间。提出了根据升温热稳定性要求采取多次补水的方法完成太阳池灌注,提高了太阳池的蓄热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PM3方法对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单元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得到了一系列的结构参数。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不同力场下对聚合度为10 的纤维素单链进行了模拟,得到不同立场下的模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分解温度、断裂基团,而Amber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基于Amber 力场分析了密度对纤维素分解温度的影响,得出密度越小,分解温度越高的结论。
对聚光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热电堆的发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在冷端温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半导体热电堆的热端温度、开路电压、冷热端温差和输出功率等发电性能随太阳入射光强的变化关系,比较了在不同聚光比下不同面积半导体热电片的发电性能,提出了改进半导体热电堆的发电性能的建议,初步探讨了半导体温差发电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的可行性。
通过对热电联产单独制冷及冷热电联产能源消耗的分析比较,进一步论述在热电厂热电联产基础上发展冷热电联产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合实例说明发展冷热电联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引入转换温度来表征实际热泵循环的不可逆性,以系统最小熵产率为优化目标,分别建立热泵循环在有限时间内给定制热率Rq和功率PN下的最优循环构型,研究了循环工质和热源间的最佳温差匹配和系统的热力性能优化。结果表明,相同冷热源温度比α和当量热导比β情况下,低温端温差比y随着Rq(或PN)递增,高温端温差比x随着Rq(或PN)递减;相同β和Rq(或PN)情况下,y随着α递减,x随着α递增;相同x或y情况
在利用太阳能热效应进行制冷系统中,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由于系统简单、绿色环保、维护方便而受到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漏斗高温聚能储热式太阳能蒸汽喷射制冷系统,介绍了光漏斗的设计方法,并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系统,由于太阳能集热器聚能效率、集热温度高,与蒸汽喷射系统匹配,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可以高效的为小型用户提供冷量,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采用可压缩压力修正算法,对一端封闭,一端为声波发生器的声波谐振腔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在基振频率下,采用了不同的驱动振幅。当驱动速度振幅较小时,封闭端压力振幅较小,管内声波振荡基本符合正弦曲线形式,量化结果与线性理论的预测符合良好。当驱动速度振幅增大,封闭端压比达到1.46时,管内的非线性效应已经非常明显,弱激波在管内的传播导致各位置处的压力和速度出现突变,所得到的压力、速度波形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符
有限容积法(FVM)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法(MD)分别是对宏观与微观尺度现象数值研究的有效方法。结合两种方法自身优点,采用耦合算法对跨尺度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采用FVM-MD 耦合算法对微通道内的液体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通道宽度以及流固作用势强度对流体流动形式和壁面滑移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通道宽度减小与流固作用势的减弱都会使速度分布与宏观尺度下的分析解出现更大偏离,滑
本文从分子动力学方法出发,对氩蒸气均匀核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别采用CNT预测、cluster分析以及MFPT三种方法进行了成核率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cluster分析法及MFPT方法得到的成核率在同一个数量级,而CNT 预测的成核率比cluster分析法及MFPT 方法得到的成核率小三个数量级,其差异可由推导CNT 成核率时对cluster所做的平衡热力学假定进行解释。三者得到的临界
本文建立了外力作用下氩流体在平行平板间流动模型。模拟计算了氩在不同外力作用下、不同壁温以及壁面润湿性(亲水性和疏水性)的流动过程,并对密度分布、速度分布、温度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发现对亲水性壁面,当外力小时,流体粒子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与精确解吻合较好。外力大时,温度分布变化较大。对疏水性壁面,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都较大。
设计了一个具有独立制冷功能的,集吸附、冷凝和蒸发于一体的吸附单元管及由这种吸附单元管组合而成的吸附制冷机,提高了制冷机运行可靠性。建立了一个仿真数学模型,对所设计的吸附制冷机性能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在热水、冷却水和冷冻水进口温度分别为85℃、30℃和15℃的工况下,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和比制冷功率(SCP)分别能够达到0.5和85W/kg吸附剂。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吸附制冷系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