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程防控在农药减量控害中的效果分析

来源 :第三十二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ian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防控小麦病虫害时,农民习惯用加大用药量来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用水量减少,对环境造成较大农药残留,天敌减少,污染环境。全程防控以预防为主,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加天敌的数量,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宜昌三峡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围绕生态文化旅游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采取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纳入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科普宣教、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注重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等生态文化建设经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挖掘生态潜力,提升顶层设计;加强森林保护,提升资源质量;强化环境教育,提升文化品位;拓展融资渠道,
本文结合甘肃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桃花沟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浅谈森林公园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森林公园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门户,更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教育随着生态旅游兴起进入新的发展态势,研究生态环境教育理论发展、实践历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点、解决目前生态环境教育系统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分类研究、国内外实践对比研究以及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案例分析三部分简要的呈现了森林公园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城郊型森林公园,因良好的环境质量和优美的旅游景观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但是,城郊型森林公园所开展的传统的观光、烧烤、露营、跑马等特色旅游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且它们的存在有可能对森林自然环境产生火灾、践踏、垃圾、空气污染等危害,与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城郊型森林公园已经尝试着走出这种陈旧的套路,
近年来,休闲农场逐渐成为大众喜爱休闲旅游地之一,而景观作为休闲农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良好的景观有助于提升农场的品质.本文以游客体验的角度构建休闲农场景观满意度评测模型,选择苏州绿光农场为研究案例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得出数据后将20个景观评测指标进行IPA分析,通过象限区分出绿光农场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景观提升相应的策略.
于2016年1月份连续7天,对龙岩国家森林公园6类游憩地15个检测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气象因子等数据进行实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园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均值为7108.06个/cm3,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具有保健效果的浓度;②园内林地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为双峰式,在7:00~9:00见出现第一次峰值,在13:00~15:00出现第二次峰值;竹林在13:00~15:00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其目的在于解决我国现有保护地存在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问题.目前国内各地掀起了申请建立国家公园的热潮,根据对比国外典型国家保护地管理体系的研究结果:国家公园与森林公园是保护地体系两类平行的管理类别,互相不可替代.本研究结合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等相关政策依据,分析得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的不
如何科学地经营城郊森林公园风景林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近自然森林培育的视角,引用人工林近自然化培育成果,结合作者在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的成果案例,总结提炼了风景林近自然培育模式识别、非线性机制、技术基石、技术准则及技术体系,为我国城郊森林公园风景林近自然培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由于受"黑色发展思维"的影响,水资源越来越少,耕地大片沙化,呈现出沙进人退的态势,昔日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上的"明珠",如今成了有风就起尘的主要策源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警醒人们告别黑色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而走绿色发展之路,需要人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首位.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的背景下,针对生态文明建设,
围绕近年来红提葡萄病虫害发生的原因,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科学合理应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关键技术概括为:严格检疫、把住病源关;平衡施肥、合理密植,推广壮苗栽培关;生态抑菌,抓住环境调控关;屏蔽阻菌、果实套袋,杜绝病源入侵关;生长调节、保健抗菌,增强植株抗性关;清洁病菌,做好人工除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