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思路和方法

来源 :第四届兰茂论坛暨2017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u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疗危急重症是中医固有的功能,有丰富的经验,却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有必要重视中医治疗急性病和危重疾病的实践与研究,充分发挥其临床治疗作用,以适患者需求,提高学术地位.中医当自强,愿与同道共勉,将治疗危急重症的体会介绍如下.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基本方法是辩证论治.
其他文献
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本病有良好的疗效,其中有随机对照试验对其疗效进行研究的经方主要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桃核承气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白虎汤、葛根荃连汤、半夏泻心汤、抵当汤9首,其中随机对照试验相对较多者为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葛根芩连汤。其中5首无安全性观察,4首方剂中除葛根芩连汤的肝毒性未能进一步明确外,均无不良事件,故经方治疗糖尿病本病仍相对安全。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结构性或功能性心脏病导致心室射血或充盈能力受损,而引起的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乏力、少尿、水肿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的终末阶段.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低,预后差,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梅核气,又称之为梅核风、梅核、膈气及回食丹等,是中医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梅核气的主要症状是自觉咽部有异物感或梗阻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无疼痛,不妨碍进食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异感症,臆球症,咽神经官能症.本病的症状最早的描述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梅核气的病名最早见于《赤水玄珠·咽喉门》:“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梅核气属中医学“郁证”的范畴
本文阐述了疏肝健脾治疗口腔溃疡、疏肝健脾治疗呃逆、疏肝健脾治疗全身游走性疼痛和疏肝健脾治疗胁痛病的用药规律、药理机制和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糖及血糖增高.在中医学属“消渴”范围.笔者采用益气养阴补肾祛瘀法治疗本病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通络固肾法是基于络脉学说理论与《内经》“固精保真”思想结合,在肾脏病学中予以治疗肾络不通型肾性蛋白尿的方法.通络是指“通肾络”,固肾是指“固肾精”.临床上常有因外感或内伤起病致肾络流断或肾络瘀阻,气血流泄不通,致使经气不能于肾络中正常流通,不能发挥充养调节作用,导致肾络失固,精微物质外泄,而形成蛋白尿的患者.因此采用通络固肾法治疗此类肾性蛋白尿患者观察效果显著.
笔者认为癌症在临床上表现的症候,是属于祖国医学中“癥”的范畴,是现代医学所称的“恶性肿瘤”,现在老百姓所称的“癌”,它发病的原因是由于某些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内后破坏或干扰了正常的新陈代谢或改变了体内某些脏腑的各个器官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脏腑器官的损伤而发生器官机质性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痕气滞、脏腑功能失调。一般正常人的气是升降出人、循环畅通、流经全身、在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下,致使气的功能失调,引起的郁滞。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高,冬春季节更为多发.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中药治疗咳嗽、尤其是外感咳嗽有较大优势.《中医内科学》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进行辨治.而外感咳嗽极为常见,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损伤正气,脏腑功能失常,而致咳嗽屡作,最终转为内伤咳嗽、肺胀、喘征等,因此,及时准确的辨治外感咳嗽,就显得尤为重要.风邪是导
紫癜亦称是紫斑是小儿出血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为血液益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临床上且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西医对本病的病尚未完全明确,与感染、饮食及药物等有关,治疗亦尚无特异性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滇南本草》原文:山茶花,气味甘、微辛.专治一切大肠下血,肺中有瘀血或吐血之症,急用此花煎汤服之.无花,即叶亦可,但不如花之神效也.均宜以童便为使.(-范本卷十第30页).《纲目》卷三十六木部:“山茶,……花,主治吐血、血衄、肠风下血.并用红者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此段引朱震亨).汤火伤: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归胃、大肠、肝经.2017年3月-2017年OS月,52名山区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