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否避免手法复位盂肱关节前脱位时出现医源性肱骨颈骨折?出现医源性肱骨颈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在复位盂肱关节前脱位的过程中出现医源性肱骨颈骨折的原因并探索避免的方法 .方法 对2010至2014年间本院治疗362例盂肱关节前脱位患者(平均年龄:35.4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发脱位:301例,伴神经血管损伤或骨折等合并伤121例,以盂肱关节前脱位伴大结节骨折最多见(99例,平均年龄51.6岁).
其他文献
Clinical History A 45-year-old man complained of abdominal mass for one year. By specialized examination we found the mass had poorly mobility. He had no history of injury, previous surgery or any rel
目的 报道辅助性外固定支具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手舟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术前将高分子聚酯低温热塑板,依据患者腕部背伸、尺偏、拇指略外展体位形态塑形,并适当修剪消毒后,术中应用于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手舟骨折。患者例数为18 例。术中记录调整克氏针的次数和透视次数。结果 术中透视提示该支具材料在X线透视下能轻微显影,但不影响术中对舟骨的观察。
目的 基于CT图像探讨眼眶内侧壁解剖特点在眼眶爆裂性骨折发生部位中的影响. 方法 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眼周外伤于我院行眼眶CT的患者,在CT图像中测量筛窦气房分隔数目,筛骨纸板前高、后高及前后径并估算筛骨纸板面积.用独立t检验比较眼眶内侧壁骨折与下壁骨折患者眼眶内侧壁的各项参数. 结果 在100例无骨折病例中,眼眶双侧测量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因难以测量骨折侧的相应参数,我们对骨折
目的 分析探讨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于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分析16例胡桃夹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应用MSCT血管成像及MRP、VR后重建技术观察左肾静脉形态、全程走行.观测指标包括:①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背侧缘和腹主动脉(AA)腹侧缘间夹角;②测量AA前/后方狭窄处和近肾门段最宽处左肾静脉(LRV)的内径及相应水平的截面积,计算狭窄处与肾门段的内径和截面积比值. 结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容积直方图分析鉴别具有不同预后的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的价值。 方法 本次回顾性研究中共有51例实性肾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预后较好,18例乳头状细胞癌和13例嫌色细胞癌)和B组(预后较差,20例透明细胞癌)。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肾脏MRI平扫及DWI(b=800 s/mm2)扫描,采用后处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本院随访资料完整的22例糖尿病足部溃疡Wagner3-4期患者被行胫骨横向骨搬运微循环再生技术的手术治疗. 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麻醉平稳后,以胫骨中段1/3为骨搬移区,在胫骨内侧做一长12-15 cm弧形皮肤切口,锐性分离皮下组织至骨膜,确定胫骨搬移骨窗的范围,长约10 cm,宽约2.0 c
目的 探讨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evised injury severity score,RISS)在应急事件中的应用。方法 以2012 年3月27日某生物制品厂生产车间爆炸事故为例,对7名伤者进行RISS评分,然后根据伤情进行处理。 结果 7名患者经RISS评分后,迅速判断出伤情轻重,及时通知医院做相应的准备及必要的检查措施,简化了处理流 程,节省了救治时间。 结论 RISS评分在院前急救中运
目的:探讨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DAPSQ)治疗涉及髋臼方形区骨折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显露髋臼方形区骨折52例:双柱骨折23例,前柱并后半横形骨折10例,T形骨折14例,横形骨折5例,均伴股骨头中心性脱位,陈旧性骨折5例。复位后行DAPSQ内固定,应用Matta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el标准评定髋关节功
目的:早期研究结果显示同种异体骨联合线缆技术在治疗寰枢椎脱位中有较高的不融合率,自体髂骨植骨的应用仍为上颈椎融合术的金标准。随着现代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同种异体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系统在成人上颈椎融合手术中显示了与自体骨相似的融合效果;但其在儿童寰枢椎融合术中的应用还未见先关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系统在儿童寰枢椎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手术(24小时内手术)是否优于晚期手术(24小时后手术)的恢复。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中2016年4月以前的文章,找出比较创急性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手术(24小时内手术)与晚期手术(24小时后手术)恢复的文章,通过以下方面的统计指标(比值比OR或95%可信区间的平均差MD)进行评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