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科技馆加强展教部绩效管理的举措

来源 :江苏省第二届科普场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效管理是当前许多公共部门开展管理的重要模式,它有效地弥补了原有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模式的缺点.将绩效管理运用于科技馆展教部门,明确绩效测量指标、细化个人考核指标、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加强绩效考核与奖惩,可以有效地加强岗位监督,促进部门和个人工作任务的完成,更好地提升科普服务工作效能.
其他文献
科普场馆是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的重要阵地,它拥有广博的自然科学教育内容,注重探索、体验和参与的活动形式,因而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古生物博物馆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将“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融入场馆科学教育活动中.同时开展馆校合作,走进学校,编科技课件,开科学讲座,办科普展览.
中华民族厚重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珍贵的资源.高校博物馆不仅是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同时也是重要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再教育基地,文化教育服务功能越来越明显.本文围绕高校博物馆拓展立德树人途径创建文化育人阵地的教育服务功能为中心展开,旨在为进一步加强与宣传高校博物馆的文化教育服务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提升科普场馆教育活动开发团队的能力与水平,是场馆的主管机构、场馆决策层和从事教育活动的一线员工都应当重视并积极开展的工作,也是应当长期规划并分阶段、分层次、可持续性开展的重要工作.笔者从内、外部机制两个方面思考,认为应当在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的同时,完善员工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多元合作.此外,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也应加强人才队伍标准、统一职称序列、完善培训机制等外部机制的建设
地质公园博物馆具有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学术交流等功能,在地质公园中发挥教育基地、信息窗口和休闲场所等作用.其建设有别于一般的地学科普场馆,应体现地质公园特点,从定位、功能、内容设计、陈列展示等各方面加以研究,兼具科学性、趣味性、美学性和新颖性,突出重点和特色.本文以笔者参与建设的无锡阳山火山地质公园博物馆为例加以探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博物馆智慧人性化建设是当今文博事业发展的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博物馆多媒体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大批数字博物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信息资源服务,成为展示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为核心的智慧人性化博物馆已经从理念走向实践,在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促进着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科普旅游逐步成为大众乐于接受的休闲方式.科普讲解是科普场馆与观众连接、沟通、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是传播知识的输送带.本文以中华麋鹿园景区生态旅游科普讲解为例,阐述了作为优秀的科普讲解员应做好事前准备、事中控制和事后延伸三个方面工作,同时提出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专业性强、能力较高的科普讲解队伍对于科普场馆的重要性.
动物标本不仅是研究动物生命科学的重要资源,也是科普展馆必不可少的组成之一.本文以淮安市动物园科普馆动物标本的管理保养为例,分析了科普馆动物标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管理保养措施和进一步完善标本管理保养的建议.
植物园是集植物科学研究、植物资源收集保护、植物景观建设与展示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机构,作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场所,承担着提高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植物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重任.本文以“植物王国之旅,科技夏令营”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例,结合植物园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经验,对夏令营多个活动方案进行测评,发现其中部分活动更受青少年的欢迎,这些活动不同于课堂教育,能够引领青少年更加亲近自然,提高学习兴趣,掌握自
目前的科技场馆建设中越来越多地涉及与天文有关的科普天文台和天象厅,笔者根据自身长期实践的经验,从选址、设备选型以及仪器功能三方面讨论有关设计建设科普天文台和天象厅的几个主要问题.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依托六大主题教育馆,以“感知与体验”为理念,在开展少儿科普教育工作中把“微课”与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研发并开设了“小牛顿的奇妙课堂”系列科普“微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以“小牛顿的奇妙课堂”系列科普“微课”为例,浅谈“微课”在少儿科普实践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