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计算与模拟在车轮钢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第二届全国材料计算与模拟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列车在起动、制动和运行过程中,由于加(减)速度或转弯时,牵引力和制动力超过粘着力的情况时有发生,会在轮、轨接触面产生宏观滑动(滚滑)。分析和实践表明,在冶金质量得到保证、外形结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轮辋、辐板的疲劳破损不会成为主要问题。 由于高速车轮出现滚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踏面热疲劳剥离将是最主要的损伤形式之一。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车轮钢的服役特性和合金设计之间的材料学关系,并针对性进行车轮钢的材料设计,从理论基础和模拟应用两方面完善了车轮钢的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TiO2由于具有较高的光化学稳定性,较强的氧化还原性和机械耐磨性,以及无毒、成本低等优点,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禁带宽度的限制(~3.2ev),只有太阳光中的紫外
利用三维有限元商品软件Marc.Superform对ECAP(EqualChannel Angular Pressing)变形中模具通道背面摩擦对试样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通过改善外部摩察工艺条件使得变形试样
在连铸二次冷却的研究中,目前较多的研究工作是对其冷却和传热过程进行数学模拟,但二冷传热模型并不能精确地反映及预测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是否产生裂纹。为此,本文重点研究
综合实验结果分析,认为热处理工艺造成的元素偏聚差异,对耐候钢的晶界腐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合金元素向晶界偏聚后,晶界自由能发生了变化,导致晶界处腐蚀状态也发生变化。
在Q235钢基材表面,利用双层辉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进行Cr-Mo共渗,经后续处理形成表面强化层,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后续处理工艺对强化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Mo
研究了10Ni5CrMo钢经调质热处理(QT)和两相区淬火+回火(QLT)热处理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QLT处理后,钢中得到板条状的二次回火马氏体+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并且在板条边界及板条
为了提高结构钢的焊接性,钢中的碳含量已降到了极低的程度。 为了降低成本,高强结构钢一般都采用控轧控冷技术生产,在成分上需要添加一定的微合金化元素,如Nb,以保证控轧
锆合金是目前核动力反应堆中理想的燃料元件包壳材料。反应堆运行时,锆合金包壳会受到各种复杂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塑性变形。 由于电网负荷的波动和频率的控制,要求核电站
采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6个Al-Ce-Ni合金样品,将合金样品在500±20℃温度下退火40天后淬火。对退火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进行相分析;用光学显微镜(OM)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
采用不加中间层并在高温加单向压力的直接扩散连接方法对Bi系高温超导带材的连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评价超导接头超导电性的标准─接头临界电流率CCR,实验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