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的震害调查与思考

来源 :第九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震损情况的调查,获得地震烈度为5~6度区建筑物的破坏特征,并据此提出几点震害调查体会,同时结合重庆地区建筑抗震设防情况进行若干讨论.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正截面承载力的平面基本假定,归纳了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计算公式.介绍了混凝土受弯板后加型钢的加固方法.还根据计算的公式,编制了相关的计算程序,提高了加固设计计算的精确度及可靠度.
对重型钢铁工业厂房,由于生产不断扩大等原因,行车吨位与台数不断加大,需对厂房钢结构吊车梁采取各种加固方法与措施,常用的增大截面法、下部增设支撑法、降低荷栽法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但所有这些加固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生产原因,是难度较大的.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对使用16年的钢排架结构厂房,因行车组合加大,由3台30t、2台75t组合,增大为6台30t、3台85t组合,经验算后,行车梁不能
近年来,随着建筑和商业的发展,商业楼在使用中经常改变其局部功能,因此改变结构构件的计算假定、模型和荷载,造成一些钢筋混凝土构件不能满足其安全性、使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补强加固处理.本工程通过对梁、柱的加固设计阐述了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和加大截面加固法的具体应用.
埋入式传感器在混凝土结构的健康监测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其有效寿命远低于结构的使用寿命,不能实现对结构的全周期监测.本文提出了两种混凝土结构埋入式传感装置,通过对老化的传感装置进行替换来使应变监测得以长期连续进行,从而简便可靠地解决了埋入式传感器的耐久性问题.
砌体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至今没有相应的检测技术规范,但是工程中又常常遇到该类问题.根据所遇到的这类工程,介绍如何结合建材行业的检测标准和结构鉴定的思路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检测鉴定一般的方法.正确与否,仅供讨论参考.
在标准养护、自然淋雨、自然不淋雨、淡水浸泡和饱和硫酸盐溶液浸泡5种环境作用下,对碳纤维布的耐久性能进行试验分析.每作用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片材制作成标准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在各环境作用下均有显著变化,弹性模量在淡水浸泡和饱和硫酸盐溶液浸泡两种环境中无明显变化.
通过介绍结构耐久性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与寿命概念的差别,强调了以结构的适用性受到影响的损伤状况作为耐久性极限状态的标志的耐久性评定理念和原则.
近年来,现浇混凝土楼板因混凝土的收缩过大而出现早期裂缝,不但影响楼板外观质量,而且对楼板整体性、刚度及耐久性有很大影响.首先结合目前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材料、施工过程及设计等阶段,全面分析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对比研究各阶段控制裂缝的有效方法;其次,针对实际工程产生裂缝的原因和开展程度,研究所要采取适当的修补加固方法,从而恢复楼板因裂缝受损的机能及其耐久性.
汶川地震中成都的大量在建的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某小区的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损伤检测发现,个别房屋的结构构件在地震中出现裂缝,并伴随有动力特性的降低,而相邻房屋则没有发现结构层面的损伤.本文结合实测动力特性的数据,采用计算软件对损伤房屋进行了建模,分别进行了房屋的原有平面和两种改良平面布置以及刚度、质量差异的反应谱和时程法分析.结果表明,房屋两侧的刚度区域集中造成连接处构件(开裂位置)内力加大
插板式变截面吊车梁在重型工业厂房中经常获得应用,由于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未能给出梁端变截面处的疲劳容许应力幅,对该处尚不能进行疲劳强度验算.本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插板式变截面吊车粱梁端变截面处及梁翼缘板截面突变处应力集中的对比分析,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现有成果及规范给出的翼缘板中断处主体金属疲劳验算的容许应力幅值,应用P.C.Paris公式近似给出了插板式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