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亟待国家出台统一规定

来源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拆迁条例》的颁布实施,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的问题受到了中央领导、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会期间,不少委员或代表就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问题提交了提案、议案,建议在《土地管理法》补充完善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给予被征地农民更切合实际的补偿、对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加快立法、健全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等。因此,笔者指出了实践中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的突出问题巫待国家出台规定给予解决的必要性,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的政策文件和实践经验巫待上升为法律法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瘦肉精、三聚氰胺、假药假烟酒等事件的曝光,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类重特大案件频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确保全市人民群众饮食健康安全,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法制体系、权责划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本文以不同时期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特点和变化作为划分依据,回顾了自1949——2011年62年间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将新中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时期1949——1963年,这一阶段的法制建设主要表现为国务院颁布各部门规章和单项管理标准。第二阶段:发展时期1964——1979年:这一阶段的法制建设主要表现为《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的颁布和
食品安全规制困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结构性、体制性和制度性原因,以权力生态为研究视角,探索食品安全规制中主体的权力分配,权力制衡和权利保障,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作为食品安全规制权力生态中的一环,分析行政性权力、经济性权力和社会性权力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功能,并建构权力均衡,主体多元、功能互补、机制协调和制度系统的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
食品安全的治理需要充分发挥更广泛的社会监督制约力量,在这方面,民事诉讼具有吸纳和整合社会力量的功能。而当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以民事诉讼的方式处理,可以发挥律师的监督作用,并且激励食品生产经营中其他相关主体履行监督职责。而以非诉讼的方式解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赔偿问题,是一种个别化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制度化、常规式的责任实施方式,它不具有普遍性和可重复性,处理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不利于使人们形成稳定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但应急管理相对滞后,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基础工作薄弱,应急能力和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强化食品应急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是当前食品监管中面临的紧迫课题,是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应急管理的研究,提出建设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相信对
以议程设置理论为研究基础,以阜阳奶粉事件为研究起点,自2004年以后每年选择一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纸质媒体的食品安全事件报道进行研究。经过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力、媒体及社会对其的关注程度等等要素的筛选,最终选定2004年阜阳奶粉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为研究的食品安全事件。通过对《人民日报》三次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量化分析,探寻当前主流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事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研究是健康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把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民意与传媒的关系,是发挥健康传播效果的前提。本研究以“苏丹红事件”为例,观察民意与传媒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实表现,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2009年《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的定义较为狭隘,食品规制理念需尽心扩张,需要向“食品多样性”转型。食品安全监管与协调机制、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两项制度有改进的制度空间。食品安全与环境法律规制之间存在的契合与融合现象,两者同源同质,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改变环境法中的“大城市中心主义”立法模式,对食品安全规制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征收是一个土地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农村土地的价值具有多元性,其中经济价值的增值主要产生于供求关系变化、农民直接投资、政府间接投资、土地用途的转变等方面,是政府和农民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行带有计划色彩的征收补偿标准下,土地经济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增值部分主要为政府所获得,农民利益并未得到充分保障。作者指出,我们应在正确认识政府投资行为的性质和尊重集体土地所有权完整性的基础上,在政府
随着我国新一轮 《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的深入,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和实践再一次纳入公众视野。由于涉及集体土地这一重要而具特色的财产,使得有关讨论再度升温。本文并没有完全按照征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是在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实践的启发下,从征地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悖论出发,展开分析、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