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nthraquinone compounds and nitrate by a newly isolated Rhodococcus pyridini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h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novel 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 GF3 capable of degrading anthraquinone compounds(ACs)was isolated from 1-amino-4-bromoanthraquinone-2-sulfonic acid-contaminated soil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Strain GF3 could degrade nine ACs(1-aminoanthraquinone-2-sulfonic acid(ASA-2),1-amino-4-bromoanthraquinone-2-sulfonic acid(ABSA),anthraquinone-2-sulfonic acid,anthraquinone-2-carboxylic acid,anthraquinone(AQ),1-nitroanthraquinone(NAQ-1),1-aminoanthraquinone(AAQ-1),2-aminoanthraquinone,2-hydroxyanthraquinone)at 150 rpm and 30℃.
其他文献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理想的固废处理手段。然而,在高含氮有机物(禽畜粪便等)的厌氧处理实际中往往会面临严重的氨抑制问题,从而降低水解、酸化、乙酸化和产甲烷化四大过程的速率,严重影响处理效果。
Naphthalene is one of representative pollutants in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nd classified as 2B carcinogen.The toxicity of naphthalen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xidative stress[1],and catalase(CAT)is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如冶金,制革,采矿,电镀,化学制造等),是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工业废水中最常见的污染物[1]。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赤潮藻米氏凯伦藻藻际微生物组成,探究了原位营养刺激下藻际细菌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种群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米氏凯伦藻藻际环境以Proteobacteria为主,尤其是α-Proteobacteria,丰度达到48.1%; Sphingobacteria,22.4%;Cyanobacteria,10.8%;γ-Proteobacteria,8.6%.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汽车尾气作为导致空气污染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2014年10月北京环保局对北京市PM2.5源解析,发现机动车尾气排放占31.1%,已经成为第一污染源[1].
盐酸舍曲林(Sertraline hydrochloride,SRT)是一种在水环境中检测率较高的PPCPs类污染物,其在地表水中的浓度为ng/L-μg/L水平.SRT在废水中的浓度为1 ng/L-0.6 μg/L[1,2],在未处理的污水中的浓度可高达17μg/L[3].
2,4-二叔丁基苯酚(2,4-Di-tert-butylphenol,2,4-DTBP)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酚类抗氧化剂(SPAs),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工业产品中。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单层或多层纳米片状碳纳米材料,在化工、医疗、电子设备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GO的广泛应用使其不断的释放到环境中,因此其对生态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植物被动吸收和累积环境及农用中的稀土元素(REEs)从而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其具体机制仍无定论[1,2]。研究发现REEs可以通过启动拟南芥与辣根叶细胞的胞吞作用调控二者生长,但植物具有特异性,胞吞作用是否对所有植物具有普适性尚不清楚[3]。
印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印染废水排放量在工业废水中占很大比例,印染废水污染负荷深度削减是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高、成分复杂等特征,常规物化工艺和生化工艺可降解大部分污染物,但对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不佳。常规A2O工艺二沉池出水COD约100mg/L,后续混凝沉淀和生物滤池作用不明显,因此,拟采用高级氧化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两种高级氧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