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脒铅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lcl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吸光材料主要有MAPbI3和FAPbI3,后者具有更小的带隙和更高的热稳定性,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更具优势。我们课题组在2013年开始从事FAPbI3的研究。研究发现,常规的FAI∶PbI2=1∶1体系较难实现黑相FAPbI3钙钛矿的合成,这是由于在低温下FAPbI3黄相更为稳定,介孔的束缚作用限制了高温下黄相到黑相的转变。
其他文献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异靛蓝的含有平面共轭单元的窄带隙聚合物(PDPPIID),并将其用于选择性分离大管径单壁碳纳米管(管径1.4nm-1.6nm).该聚合物能够选择性包覆半导体碳纳
  有机光电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生物/化学/光电传感器、存储器、激光等领域[1]。动态和选择性地调控有机
  传统有机荧光传感材料因其灵敏度和选择性的优势,在当今炸药和毒品等危险化学品的痕量检测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应用中,小分子有机荧光材料还可能存在光稳定性
  聚合物有机场效应材料具有低成本、可弯曲、半导体层可采用溶液法制备等优点,因而适于大面积生产。在将来的可折叠的显示屏、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展可穿戴和便携式器件是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重要方向。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PLEC)自1995年被报道以来[1],凭借其结构简单,理论量子效率高,正反向电压都能工作的特点在发光
  分子电子学,就是在分子层次上构筑电路中的各种元器件1.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长的共轭聚合物分子在金属表面不同于典型垂直取向分布的小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并由此提出了一种
  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PCE)由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Jsc)、填充因子(FF)决定,其中开路电压由受体材料的LUMO能级与给体材料的HOMO能级差决定,因此,为了达到高的开
  噻吩为富电子的五元杂环,具有较高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我们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以噻吩为中心核,外围连接四苯乙烯基团的两
  树形寡聚噻吩(DOT)是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类新的电子给体材料[1],但其在单壁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分离的应用上未有文献报道。本课题通过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功
  近期,在对基于TIPS-pentacene这一典型的p型半导体的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以Au作为源漏电极,BCB修饰的SiO2作为绝缘层时,以非极性溶剂生长的TIPS-pentacene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