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抑制牦牛瘤胃甲烷排放的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反刍家畜甲烷排放也成为当前畜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青海高原以畜牧业为主,牦牛为其主要畜种,其甲烷排放成为这一地区主要碳源,同时也是放牧牦牛能量损失的主因.试验选用3头安装瘤胃永久瘘管的3岁牦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分别以高寒草甸典型嵩草草地返青期(6月底)和枯黄期(10月底)天然混合牧草为发酵底物,研究大蒜素对牦牛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对大蒜素抑制牦牛瘤胃甲烷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评价,并确定适宜添加量.试验表明: (1)返青期天然混合牧草中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粗蛋白(CP)和干物质消化率(IVDMD)分别为23.85%、28.78%、54.55%、2.77%、16.42%和77.35%;枯黄期分别为24.52%、36.29%、57.78%、4.36%、7.57%和51.53%;体外培养氨氮浓度为200.30mg/L和170.09mg/L.返青期和枯黄期天然混合牧草24h产气总量和甲烷产量分别为70.80ml和8.23 ml、62.87 ml和8.29ml.(2)分别添加50mg/L、150mg/L和300mg/L、600mg/L和1200mg/L的大蒜素,返青期天然混合牧草甲烷产量与对照组(添加0mg/L大蒜素)分相比分别降低54.55%、72.19%、90.38%、93.31%和97.32%,且各添加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枯黄期天然混合牧草甲烷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57.03%、76.66%、86.74%、93.90%和97.88%,各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3)瘤胃液发酵后pH值:在添加50mg/L、150mg/L和300mg/L大蒜素时,影响不显著(P>0.05),当添加量为600mg/L时影响显著(P<0.05),但皆在正常范围内.(4)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在添加50mg/L、150mg/L和300mg/L大蒜素时,消化率逐渐下降,影响不显著(P>0.05).当添加量在600mg/L和1200mg/L时,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影响显著(P<0.05);在添加50mg/L时,IVDMD下降,差异不明显(P>0.05),当添加150mg/L、300mg/L、600mg/L和1200mg/L大蒜素时,干物质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5)氨氮浓度:返青期和枯黄期天然混合牧草培养后的氨氮浓度在添加量从0~150mg/L时,随着添加量增加,氨氮浓度分别从200.30mg/L、170.09mg/L下降到52.05mg/L、42.34mg/L,下降显著(P<0.05);大蒜素添加量在300mg/L、600mg/L和1200mg/L时,氨氮浓度有回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返青期和枯黄期牧草体外培养,大蒜素添加量在50mg/L时,可显著(P<0.05)降低甲烷产量,同时对两期牧草IVDMD影响不显著(P>0.05),且对瘤胃内环境影响较小.故大蒜素添加量为50mg/L较为适宜.
其他文献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 the causative agent of bacterial leaf streak,injects a plethora of effectors through the 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T3SS) into rice cells to cause disease.The T3SS, enco
中国板栗(Cas tanea mollissima BL.)属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1990年首先在怀柔区马道峪种植的板栗上发现一种叶部病害,表现症状为叶片沿叶脉黄化、皱缩、枝条变脆、节间明显缩短,严重时导致板栗果皮褶皱、瘪小乃至空壳甚至整株不结果实.由于缺乏系统的病原鉴定和调查研究,长期以来被推断为生理性或病毒性病害.
会议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基因分型的研究报道很多,主要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loymorphic DNA,RAPD)、插入序列PCR法(IS-PCR)、重复序列PCR法(Rep-
会议
为了探究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生物学性状,本研究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间带有病斑的水稻叶片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株,并且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水稻叶片中只分离出一种真菌,并鉴定该菌株为平脐蠕孢属。
本研究利用rep-PCR、IS-PCR技术和6个分别持有不同单抗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材料对我国西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毒力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18个菌株共呈现出56种基因型,其中有16种为主要的基因型,共包含了56%的菌株.
本研究根据已经公布的洋葱黄化植原体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ipff-bamHl/iptr-sa11),用PCR方法从泡桐丛枝植原体(NY株系)中扩增并克隆了tRNA-异戊烯基焦磷酸转移酶基因miaA,序列分析表明miaA基因由87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91个氨基酸.
会议
环鸟苷二磷酸(c-di-GMP)的合成和降解分别受鸟苷酸环化酶(DGC)和磷酸二酯酶(PDE)控制,而DGC和PDE分别含有保守的GGDEF和EAL结构域.在细菌基因组中广泛分布着编码含有GGDEF、EAL结构域蛋白的基因.在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3个全基因组已测序菌株中,大约有25~31个基因具有GGDEF和EAL结构域,其中PX09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黄羽肉鸡675羽,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7羽,处理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Ⅱ组、Ⅲ组、Ⅳ组、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g/天益生菌制剂、150g/天复合酶制剂、25g/天益生菌制剂+150g/天复合酶制剂、300g/天抗生素.益生菌制剂含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有效活菌
本试验旨在利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研究发酵木薯渣替代不同比例的象草对水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Mauricio等的压力读取式体外产气系统(reading pressure system,RPT)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培养,按Theodorou等方法配制厌氧人工瘤胃缓冲液.发酵底物的精粗比设计为4∶6(DM),其中豆粕15%,玉米25%,象草60%,发酵木薯渣以0%,25%,50%,75%和10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的数量和组成对奶牛瘤胃健康和能量供应存在重要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24h发酵评价了4种NFC组分(可溶性淀粉、蔗糖、果胶和果聚糖)的不同水平对瘤胃发酵、甲烷及内毒素的影响.NFC各组分的添加水平为0%、4%、8%和12%,共13个处理,每处理设6个重复.0组发酵底物的组成为:45%苜蓿干草,20%玉米,15%豆粕,8%麸皮和12%微晶纤维素,其余各处理组发酵底物组成为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