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致死案损伤程度鉴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06126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1例伤害致死案的分析,介绍了该案例损伤程度的鉴定,分析了其损伤程度可评定为轻伤的依据,最后笔者采用自己实践总结的临界损伤鉴定原则,依据《重伤标准》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做为参照标准,尚不构成重伤,根据《轻伤鉴定标准》总则第二条:“轻伤是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由的损伤”的规定,评定吴某头部拳击伤致左额极蛛网膜下腔出血构成轻伤的鉴定结论,法院依此做出终审判决之后,被告人、被害人亲属均为提出异议。本案例说明伤害致死案损伤程度鉴定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对解决类似疑难案件,能够好更广泛的发挥法医鉴定在维护法律尊严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中国医疗纠纷鉴定的现状,提出了医疗纠纷鉴定改革设想,主要包括三部分:1、医疗司法鉴定体制改革;2、设立专家证人;3、错鉴追究制度。
本文结合案例资料,分析了医院门诊中诊查行为的规范、病历书写的规定以及规范用药。文中案例经治医院(某中医院)存在接诊患者赵文涛后相关诊查行为不规范、病历书写不规范以及给药不规范的医疗不足。
本文提出医疗损害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用参与度表示,分析了医疗并发症的判定及归责,并阐述了各地医学会可以参与相关医疗纠纷会诊的规则。
笔者认为在骨折内固定在位时,只要达到临床治疗终结时,是可以进行鉴定的。文中对特殊部位骨折内固定时怎么进行评残进行了分析,其特殊部位骨折主要包括:锁骨骨折、颈椎和胸、腰椎骨折、髌骨骨折等。
本文结合案例资料,探讨了孕妇损伤与胎儿死亡的关系,首先,应详细了解外伤史及孕产史。了解外伤的时间、部位,受伤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次,确定胎儿死亡原因及损伤机制。最后,确定胎儿胎龄及死亡时间。只有确定孕妇有外伤史,且其损伤部位可以导致胎儿受伤,胎儿系因外伤死亡,死亡时间与受伤时间有关联,才能认定孕妇外伤与胎儿死亡的关系。
本文对法医检验中的混合检材、降解检材及微量检材等疑难检材和现有的检测手段做一简要阐述,以便为法医工作者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主要从四方面探讨了医疗损害的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第一、司法鉴定的公开透明;第二、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第三、对司法鉴定的选择权;第四、建立、健全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制度。文章最后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文笔者以天津市检察机关法医为蓝本,对2000年到2011年这十二年跨度的人员情况、工作情况等进行了调研、考察,以期从中总结问题,找到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以期建设好检察机关法医队伍,更好的为检察工作添砖加瓦。此次调研反映的问题及原因:1、对法医作用认识不足,法医人才流失严重;2、缺少专业培训,培训体制不健全;3、法医晋职晋级困难,法医队伍凝聚力下降;4、基层法医不能得到有效锻炼,市院法医无
本文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中涉及面瘫评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了面瘫的评定时机,并研究了面瘫程度测参考标准。对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面神经功能障碍的伤者,往往轻度面瘫的较多见,此类伤者常常不伴有其他功能障碍,面瘫的程度较轻,因此常常被忽略。未有临床的检查,在住院治疗期间又缺乏行肌电图等辅助检查,出院后无该方面的临床诊断,在康复休养期间才被发现有轻度面瘫的症状,确实对伤者及其家属造成
本文通过对三例会阴部软组织造作伤的法医学分析,表明三例均检查到瘀斑由斑片状到条状的演变过程,其损伤较重、相对持久的竖条状改变应为皮下注射时,注射针头对皮下软组织的直接损伤所致。3例中均未检见明显针头注射痕迹,应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穿刺用的针头细,对组织的伤害小,遗留的痕迹不明显;二是临床法医学检查时,穿刺针头对组织的细微损伤已愈合;三是鉴定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没有考虑到会阴部穿刺注射的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