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隔离的概念:在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离开的麻醉技术称之为肺隔离术。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应用是实现肺隔离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胸科肿瘤手术麻醉的应用, 为胸科肿瘤手术提供了较好的手术术野。B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应用使得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技术得到了发展。纤维光导学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正式应用于医学领域。50年代英国人将玻璃纤维有规律的排成束制成纤维镜。1964年日本研究成功玻璃光导纤维支气管镜,该镜采用冷光源。后经Olymps厂对该镜进一步改进,并增加了照相机。1965年Andson研制成细长可弯曲的长活检钳,用于肺部活检取得成功。日本池田设计制成标准光导纤维支气管镜,1967年正式命名为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并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麻醉科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做双腔管定位,缩短了插管定位时间,保障了单、双肺通气正常。同时也推动了Robertshaw双腔管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的科学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方法,为Robertshaw-管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特别是在一些因病理的原因造成的气管解剖变异的情况下, 能很顺利地完成双腔支气管插管,为手术提供了较好的视野环境。但由于纤支镜的价格较贵,目前还不能在各医院麻醉科得到普及是一遗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