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管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在胸科肿瘤手术麻醉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hlxj1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隔离的概念:在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离开的麻醉技术称之为肺隔离术。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应用是实现肺隔离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胸科肿瘤手术麻醉的应用, 为胸科肿瘤手术提供了较好的手术术野。B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应用使得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技术得到了发展。纤维光导学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正式应用于医学领域。50年代英国人将玻璃纤维有规律的排成束制成纤维镜。1964年日本研究成功玻璃光导纤维支气管镜,该镜采用冷光源。后经Olymps厂对该镜进一步改进,并增加了照相机。1965年Andson研制成细长可弯曲的长活检钳,用于肺部活检取得成功。日本池田设计制成标准光导纤维支气管镜,1967年正式命名为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并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麻醉科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做双腔管定位,缩短了插管定位时间,保障了单、双肺通气正常。同时也推动了Robertshaw双腔管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的科学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方法,为Robertshaw-管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特别是在一些因病理的原因造成的气管解剖变异的情况下, 能很顺利地完成双腔支气管插管,为手术提供了较好的视野环境。但由于纤支镜的价格较贵,目前还不能在各医院麻醉科得到普及是一遗憾之事。
其他文献
依托伏羲文化,通过追溯历史年代,推测建筑风格,结合现代化功能型建设,确定成纪文化城建筑风格及建设规模,以重温历史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振兴静宁经济。
<正>一、生平研究陆渊雷1894年5月30日(农历4月25日)生于上海市川沙县东门外大护塘,1955年6月1日因肺气肿导致心力衰竭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62岁。其生平可分5个阶段。1.1
会议
目的:通过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潜在高危因素,为本病的预防提供依据;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从中医角度探讨本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疗区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6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态、医保类型、受教育程度)、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在社会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的健康保健与护理,已引起社会和医学界的重视
目的了解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在保藏过程中的的生化特性、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毒力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进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