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脏纤维化是多种肾脏疾病逐步发展到肾功能衰竭的过程,包括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几乎所有的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病理改变就是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其病理机制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转换失衡。肾脏纤维化是不可逆的病变,由此导致终末期肾脏病需依赖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生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对患者,其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现代医学在抗肾脏纤维化的研究和应用中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多数还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为此寻找到能够对抗肾纤维化药物的任务就很有必要。方法: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实验室的研究,对中医药的单味药物,有效提取物,以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作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同一过程,近年来有关单味中药、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在抗肾间质纤维化(RIF)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体现了中医药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且有望从中医药中研发出具有抗肾纤维化的新型、特效药物应用于临床。无论是中药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实验研究还是复方的实验研究都为中药治疗肾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中医对肾脏纤维化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的治法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且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中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和肾脏纤维化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效果,许多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对肾脏纤维化的进展有着积极地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肾纤维化的产生是一个多环节、多途径作用过程,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研究仍很零散,往往是一家之言,尚缺乏大规模的病例研究。今后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深入系统研究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环节、研制出适合临床长期使用的新剂型,方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取得突破性进展。